該去回診嗎??
自五月開始因情緒和自殘的問題看診直到七月回僑居地後便沒有看診與用藥一個多月現在準備回台灣 正考慮有沒有必要再去回診(醫生有安排回診預約 但自己之前取消掉)因為已斷藥一段時間 加上在家裏的自傷情況比較少所以有必要再去回診嗎 還是待情況有變化時再次看診?勞煩醫師回覆了
匿名,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9/07
彙整補充說明
在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情緒的穩定並不一定意味著可以完全停止治療或回診。
雖然你在家中的自傷情況有所減少,這是個好現象,但仍然建議你考慮回診的必要性。
以下是幾個理由,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即使情緒穩定,仍然可能需要持續的醫療關注。
首先,精神健康問題的復發風險是存在的。
即使目前的情況看似穩定,過去的經歷和情緒波動仍然可能在未來引發問題。
醫生的專業評估可以幫助你了解目前的狀態是否真的穩定,並且提供適當的建議或治療方案,以防止未來的復發。
其次,情緒的穩定可能是暫時的,尤其是在面對生活壓力或變化時。
回診可以讓醫生評估你的情況,並根據你的需求調整治療計劃。
這不僅包括藥物治療,還可能涉及心理治療或其他輔助療法,這些都是幫助你維持穩定的重要工具。
再者,與醫生的定期回診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擔憂。
這樣的交流不僅有助於你獲得支持,還能讓醫生及時了解你的狀況,並在必要時進行調整。
即使你目前感覺良好,與醫生的溝通仍然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
此外,停藥後的狀況也需要專業的評估。
許多精神疾病的治療需要長期的藥物管理,突然停藥可能會導致症狀的復發或惡化。
醫生可以幫助你評估是否需要重新開始用藥,或是調整用藥的劑量,以確保你的情況不會惡化。
最後,心理健康的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僅僅是依賴藥物或短期的治療。
透過定期的回診,你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應對技巧,這些技巧能幫助你在面對壓力或挑戰時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總結來說,雖然目前你的情緒狀況有所改善,但仍然建議你回診與醫生討論,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或支持。
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未來的生活負責。
希望你能夠重視這個建議,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的幫助。
祝你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情緒穩定後是否仍需就醫?精神病科專家解惑?
我是前幾天詢問是否需要求醫的人上週和媽媽稍微聊了一下以後心情有好一點,不知道是因為這個還是接下來能讓我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比較多,我的情緒有比較穩定了。這樣之前是算低潮期嗎?但我的行為又好像有點超過。還需要看醫生嗎?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很高興聽到你的心情有比較穩定,我想也許是家人的聆聽同理讓你得到一些情緒上的紓解,不過綜合你所提到的心情狀況,建議還是尋求專業的醫療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提供建議面對未來的生活壓力事件。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科停藥問題:需重頭開始嗎??
醫師您好:1.精神科的藥如果停了,而人又生病了,是不是得重頭再來,也就是說,原本只要吃兩年的藥就會好,因吃了一年半停藥而再度生病就必須重頭再吃藥兩年呢?2.如果已經發覺病症是源自於幼時的身心受創,且自己已能面對過去的挫折,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Jessie 妳好:我的建議如下1.精神科的藥如果停了,而人又生病了,是不是得重頭再來,也就是說,原本只要吃兩年的藥就會好,因吃了一年半停藥而再度生病就必須重頭再吃藥兩年呢?建議:藥要吃多久其實要看是哪一種疾病、自己的進步情形、自我的調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恐慌與焦慮症狀再發:是否需重回醫院??
醫師您好!我本身在高中時期便有診斷出恐慌及焦慮,當時有吃藥治療,也有嚴重到掛過急診。在大學前1.2年也是正常幾乎沒有什麼不適的症狀出現,但今年我常常會有和以前一樣的狀況坐在教室裡會感到全身很不舒服很想逃出教室,常常會頭暈,坐在房間裡也會頭暈...
王耀霆 醫師回覆-精神科
方小姐你好:原本控制好的病症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又忽然惡化,可能要先考慮是否受內分泌或其他身體因素引起,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二尖瓣脫垂..等等,若身體檢查皆無異常,若你覺得這個症狀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和上課,會建議還是回診早期治療,讓醫師幫你做...>>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