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塌陷可能涉及哪些疾病?-胸腔內科

分享到:

X光片左肺部有褟陷?


江醫師您好:目前是因吞嚥時胸口會痛去檢查醫師囑咐照X光,懷疑食道有發炎,希望做食道鏡,但同時看到左肺有一點塌陷,但目前並無咳嗽或發燒也無痰, 醫師希望做氣管鏡檢查.我想請問的是, 肺部有一點塌陷(目前判斷),與哪些疾病有關,因為在問診時醫師似乎沒有耐



wucj,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0/12/06

江振源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不之您以前是否曾罹患過甚麼肺部疾病,過去病史?以往的胸部X光片對鑑別診斷有很大的幫忙,請努力將舊片找出來o沒有看到X光片,實在不好回答問題,請找有耐心的醫師進一步了解病情o



回覆日期:2000/12/06

彙整補充說明


左肺塌陷的情況可能涉及多種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肺部的結構和功能。
首先,肺塌陷(也稱為肺萎縮或肺不張)是指肺部某一部分的氣體無法正常進入,導致該區域的肺組織塌陷。
這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相關疾病和情況:
1. 肺部感染:如肺炎或結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肺組織的炎症和水腫,進而影響肺的擴張能力。

2. 氣胸:氣胸是指胸腔內有空氣進入,可能導致肺部部分或完全塌陷。
這種情況可能是自發性的,也可能是由於外傷或醫療程序引起的。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通常由長期吸煙或接觸有害物質引起,可能導致肺部結構的變化和功能的下降。

4. 肺腫瘤:良性或惡性的腫瘤可能壓迫肺部,導致部分肺組織塌陷。

5. 胸膜疾病:如胸膜炎或胸膜腫瘤,可能導致胸膜腔內液體積聚,進而影響肺的擴張。

6. 外傷:如胸部外傷或手術後的併發症,可能導致肺部塌陷。

7. 先天性疾病:某些先天性疾病可能導致肺部發育不良或結構異常,進而影響肺的功能。

在您的情況中,因為目前沒有咳嗽、發燒或痰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這可能表明肺部的塌陷並非由急性感染引起。
然而,醫師建議進一步進行氣管鏡檢查,這是因為氣管鏡可以直接觀察氣道內部,幫助排除其他潛在的病因,如腫瘤或異物等。

此外,舊的胸部X光片對於診斷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醫師比較肺部的變化,了解塌陷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建議您儘快尋找過去的檢查報告,並與醫師進一步討論。

最後,無論是左肺塌陷的原因還是後續的檢查,與醫師的溝通非常重要。
如果您對目前的情況感到不安,建議尋求第二意見,或是找一位耐心的醫師進行詳細的解釋和診斷。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病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眼皮下垂與眼窩凹陷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小學畢業時的拍的證件照都還很明顯是雙眼皮,國中畢業時拍的證件照變成幾乎是單眼皮且無神像是眼睛睜不開一樣,照鏡子時能看到眼皮上有許多條折痕,拍照笑的時候會變成多層眼皮,往上看時眼皮會卡住,將雙眼瞪大感覺眼窩是凹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已經持續...


梁策 醫師回覆-眼科
建議您至眼科門診就診,看是否需要做相關檢查,謝謝~祝健康~

眼皮下垂與眼窩凹陷的原因及改善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肺部異常:白點與塌陷的原因及檢測方法?


醫師您好:家父因持續咳嗽1~2個月時間一直未癒,做過斷層掃描發現左肺末端有一0.4公分大小的白點並有稍微塌陷的癥狀,於是在進一步安排做支氣管內視鏡檢查,然因位置太過末端致使內視鏡無法深入.可否請教醫師,1.會有哪些原因而有此一白點,因家父不...


周梓光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可能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纖維化(之前發炎留下的痕跡),發炎中(如肺炎、肺結核)、惡性腫瘤等可能。請再進一步檢查,如要確切答案,可能需做肺切片手術。謝謝您的提問 祝健康以上回覆 謝謝肺功能科主任 周梓光醫師敬覆

瞭解肺部異常:白點與塌陷的原因及檢測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肺氣腫併兩側肺部慢性浸潤的嚴重性與治療建議?


您好,最近在高雄一家醫學中心體檢,胸部正面及右側面X片_檢查:胸主動脈彎曲,肺部過度充氣,肺氣腫併兩側肺部慢性浸潤,建議事項:若有呼吸道症狀,請回胸腔科門診追蹤。請問醫師:上述症狀是否嚴重?為何體檢醫院只建議若有呼吸道症狀,請回胸腔科門診追...


楊文達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胸部X光表現千變萬化,如比教瘦高的人,容易看起來像肺氣腫,慢性肺部浸潤,可能發生在過去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或工作環境粉塵較多的情況,建議您不論有無症狀,先到該醫學中心胸腔科請醫師幫您分析解讀比較放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CT報告顯示左心室造影結果?


先生前幾日至急診 診斷為敗血性休克 情況危急 已近加護病房,做了多項檢查目前嚴重肺炎 卻不知為何感染 肺在X光片下花花的 CT報告如下Findings: CT examination of the chest was performed w...


郭弘誼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親愛的民眾您好:線上不提供問診及解釋報告,因病人狀況還是以臨床所視所聞才可信,也不宜於線上隨意解釋造成家屬及臨床醫師困擾,建議您還是與個案之主治醫師諮詢為佳,祝早日康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