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問題?
請問醫師:Forflow福留 (Pentoxifylline 400mg)這種藥對於降低"肌酸酐"效果好嗎?可以持續服用多久?
S,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12/28
吳佶育 醫師回覆-內科
根據您的提問由於未提供背景資料但臨床上是可以使用Pentoxifylline 400mg在慢性腎臟病患者至於效果因人而異且如有三高也要先控制好三高才行謝謝您的提問,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關心您
回覆日期:2021/12/28
彙整補充說明
Forflow福留(Pentoxifylline)是一種常用於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主要透過降低血液黏稠度來促進微血管的血流,對於某些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有助於改善腎功能。
根據臨床經驗,Pentoxifylline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幫助降低肌酸酐的水平,尤其是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但其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所有患者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在使用Pentoxifylline的過程中,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腎臟病的嚴重程度、是否合併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影響其療效。
因此,對於肌酸酐的降低效果,建議患者在使用此藥物的同時,應該定期進行腎功能的監測,並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至於持續服用的時間,Pentoxifylline的使用通常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反應和肌酸酐的變化來調整用藥計畫。
若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例如數週至數月)未見明顯改善,醫師可能會考慮調整治療方案或更換其他藥物。
此外,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非常重要。
建議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控制飲食:減少高蛋白、高鈉、高鉀的食物攝取,並保持均衡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
2. 定期運動: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並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壓。
3.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包括肌酸酐、尿液分析等,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
4. 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應積極控制這些指標。
總之,使用Forflow福留(Pentoxifylline)對於降低肌酸酐的效果因人而異,持續服用的時間也需根據個別情況而定。
建議患者在使用此藥物的同時,配合醫師的建議,進行全面的健康管理,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若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立即與醫師聯繫,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調整。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如何治療肌酸酐高的腎臟問題??
吳醫師您好:以下問題能否幫忙解答~我60歲身高175,體重72,BMI:23.5,每天有爬山習慣肌酸酐1.6,1.7mg/dl.腎絲球過濾率42ml/min.尿液分析(酸鹼值,尿糖,潛血,尿蛋白)每次都正常.膽固醇在正常上限值.腎臟問題看過...
吳佶育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跟據您所提供的資料,有輕微的慢性腎臟病,屬於第三期(輕度),慢性腎臟病患者確實應避免有腎毒性的藥物(例如消炎止痛藥),但並非所有藥物都會對腎臟有不良影響或腎臟的負擔,以您提供的資料"冠脂妥"主要用於血脂控制,血脂控制良好有助於減少心血...如何治療肌酸酐高的腎臟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之關係:是否為糖尿病??
醫生您好過去4、5年,健康檢查血糖值一般都正常,只又一次飯前血糖高於120,加驗了糖化血色素是5.0,所以就沒有再做相關治療,體重大約都維持在90公斤去年八月飯前血糖140左右,飯後180左右,糖化血色素5.1,醫生說有糖尿病,開了伏糖藥1...
蕭永薰 醫師回覆-內科
黃先生閣下:1.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關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a.空腹8小時以上的血漿血糖值?126mg/dl,b.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漿血糖值?200mg/dl,c.糖化血色素HBA1c>=6.5%(必須沒有不相稱的高血糖且檢驗方法必須...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之關係:是否為糖尿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控制腎衰竭引起的頻尿、口乾和肌肝酸升高??
晚上頻尿,口乾,有尿蛋白現象,Bun 40, 肌肝酸 4.1,有何辦法可控制不使肌肝酸升高及改善頻尿及口乾情況。目前服用吉多利Ketosteril (一種胺基酸),是否可長期服用,謝謝!
楊鈞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由來文中得知腎臟功能已惡化到慢性腎衰竭程度,因此在臨床上會有頻尿,夜尿及蛋白尿的情形。此時,必須定時與腎臟科醫師配合門診及服藥,並且不要任意服用中藥或來路不明及他人介紹之藥物和補品,平時注意血壓之監測及採用低蛋白飲食,才...>>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福適佳對慢性腎臟病和高血糖的效果如何??
林醫師你好,我是慢性腎臟病(3B期)病人,蛋白尿較高(約1600~2200 mg/g),我血糖也較高,糖化血色素約6.1,,血糖約112,血壓正常,有一款排糖藥福適佳說是可以降血糖也可以保護腎功能,先前每天吃半顆(10g),使用經過了一段日...
林吳烜 醫師回覆-內科
曾先生您好,腎絲球過濾率會因為老化、疾病等因素開始下降,建議服用新藥物、調整藥物用量前,都需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為宜,謝謝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