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
醫生您好我在1月動完廔管手術後腸躁症變得很嚴重(一天上4~6次)4月開始早晚服用腸必寧、酵素、消脹氣的藥物一開始效用很明顯,一天只會上1~2次大號但上個禮拜開始我的排便習慣產生一些改變早上起床後會上2~4次大號之後一整天都不會有便意而且大便比較乾、形狀也比較鬆散請問這樣是正常的嗎?
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呢?
jinmu,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5/31
彙整補充說明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手術後的腸躁症狀加重,並且在服用藥物後有一段時間的改善,但最近又出現了排便習慣的變化,這確實值得關注。
首先,您提到的排便次數增加(早上起床後2~4次)以及大便的質地變化(較乾且形狀鬆散),這些都可能與腸躁症的症狀有關。
腸躁症的患者常常會經歷排便習慣的波動,這可能是由於壓力、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的。
手術後的身體變化、心理壓力或是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影響腸道的運作。
關於是否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這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一般來說,若您有以下情況,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
1. 年齡:若您年齡在50歲以上,或有家族性大腸癌病史,則應考慮進行檢查。
2. 症狀變化:如果排便習慣有顯著改變,例如便秘與腹瀉交替,或是大便外觀有異常(如血便、黏液增多等),則需要進一步檢查。
3. 持續不適:如果症狀持續存在且無法透過藥物或飲食調整改善,則建議進行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病因。
在您的情況中,雖然目前的症狀可能仍然符合腸躁症的範疇,但由於最近的變化,建議您與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大腸炎、息肉或其他腸道病變。
此外,針對腸躁症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非常重要。
建議您:
1. 飲食調整:避免辛辣、油膩、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增加纖維攝取,保持充足的水分。
2. 壓力管理: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這些都有助於減少腸道的不適。
3. 規律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習慣。
總之,您的症狀變化需要引起重視,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必要時進行大腸鏡檢查,以確保腸道健康。
希望您能早日恢復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簍管疤痕引發的疼痛及排便問題?
兩年前進行過廔管手術,回診醫師說復原良好,但若有時走路較多或天氣較熱,疤痕出就會有破皮似的疼痛。疤痕靠近表層有一條黑色的看似毛髮的東西,不處理會怎樣嗎?另外2年多到半年前,大便一直呈現散狀,不是拉肚子,但就是鬆鬆的,到近幾個月才有成形,這是...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廔管手術後因為疤痕組織較大所以偶爾會有疼痛情形慢慢會會恢復正常只要沒紅腫熱痛或是膿狀分泌物就好糞便鬆散多是植物纖維攝取不足多吃青菜水果可以改善簍管疤痕引發的疼痛及排便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排便次數增多的原因及是否需要就醫??
醫師好:最近我的大號次數從一天1次到一天2-3次,感覺好像吃完三餐\後就容易有便意,這樣的情形已有一星期,但是我並無拉肚子的症狀,我的飲食並沒有較以前增加,所以我不知道這樣的情況算不算正常?現在我甚至連豆漿也不敢喝,怕促進腸胃蠕動,又會跑廁...
陳詩典(已調職)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網友好請至腸胃科就醫暫避免油膩飲食及牛奶祝平安排便次數增多的原因及是否需要就醫?-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糞便問題: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
醫師您好:從小我的腸胃就不太好,很容易有腹瀉、脹氣的狀況,兩年前有做過糞便潛血檢查是陰性,當時是被診斷有內痔,而去年下半年又有出血,去同個診所就醫醫師「沒有」進行肛門的觸診就判定是內痔復發,服用藥物之後確實沒有再出血。但這半年或許因為情緒緊...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C小姐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大腸激躁症是比較可能診斷,但是若一再解便出血,我建議安排各大腸鏡檢查會比較合適,排除依些少見大腸發炎性疾病或是腫瘤。 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便異常變化:是否需進行大腸鏡檢查??
醫師您好,印象中過去排便習慣是1~2天晚上一次大概從前兩個月開始,有天晚上吃完飯開始拉肚子陸陸續續幾天幾乎吃完東西就會拉肚子後來覺得不太對勁,上網查發現有可能是大腸癌後,廁所的習慣開始變得不正常有時便秘有時拉肚子,有時外觀正常,有時外觀偏細...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依你的描述看來大腸激躁症的可能性應該是比較高的,一般會建議在症狀嚴重時先使用藥物控制症狀,然後再透過飲食習慣跟生活作息的改善來維持,建議減少辛辣刺激的食物並早睡早起,如果症狀仍是持續再考慮接受大腸鏡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