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日常照護挑戰及建議-精神科

分享到:

思覺失調症的老年照顧?


醫生您好媽媽今年74歲,從她17歲發病後,至今已服藥50多年(妄想型思覺失調症)這10幾年都有在松德穩定回診與服藥,也沒有嚴重到再復發住院,她現在服用的藥物早上-理比斯妥1顆晚上-理比斯妥2顆,美舒鬱錠50毫克2顆,使蒂諾斯長效錠6.25毫克1顆,悠樂丁錠2公絲1顆(還無法睡時的額外備藥:艾斯樂錠2公絲1顆)即使如此穩定服藥,她一個月還是會有2–3天到了下午3-4點後就開始呆滯恍惚重複行為直到午夜,才突然恢復意識,自行服藥就會去上床睡覺,隔天恢復正常。
但最近這半年,她已經變成是一週1-2天下午開始進入呆滯恍惚重複行為狀態,直到隔天,即使恍惚狀態下,到了午夜她仍會服晚上藥物,但也一樣持續在家中客廳進入發呆狀態,直到第二天早晨也繼續服藥,但因為已經一夜不眠,出現身體傾斜,體力虛弱,精神疲累,還會有走路不穩摔倒的情形(年底才摔斷了一隻手)延續到第二天晚上吃藥後才去睡覺 ,第三天早上才能慢慢恢復正常,但沒幾天又會開始進入這個循環上個月回診我有跟媽媽的醫生詢問過這個狀態,但醫生只是告訴我聽起來這只是媽媽的病徵之一,而且媽媽的藥物已經很強了,沒有辦法再改藥了,我聽了實在感覺非常絕望。
她恢復精神時,是自主性很強的老人家,不喜歡接觸外人,她精神進入呆滯恍惚重複行為時,我在她身邊沒有可做的事,只能讓她在自己大腦世界裡遊蕩。
但她摔倒受傷就是一瞬間的事,我無法時時在身邊看顧她請問醫生這是不可避免的思覺失調的老化嗎?
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改善她的疾病了嗎?
她病了一輩子,她從不願意我干涉他看診與服藥,她很有病識感,認真回診跟穩定服藥,一直配合治療,現在的我,該如何照顧她?
我再也無法期望藥物可以改善他的病症了嗎?
門診時,醫生的時間與耐心都有限,我只好在這裡尋求第二次詢問的機會,請醫生給長期照顧家屬的我一些希望,謝謝



May,40~4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4/05/28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May您好:看起來您媽媽近半年來出現恍神的頻率明顯增加,除了精神症狀加劇以外,也要考慮是否身體情況有變化,建議您可以帶媽媽做個身體檢查。
若檢查無異常,可再與醫師討論是否要做藥物調整,例如恍神的隔天如果身體虛弱,是否需將藥物減量,以及是否要將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減量等。
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功能退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要減緩退化的速度,就要盡量讓病人多與人互動、參加活動,與規律運動等,建議您可以私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安排讓您媽媽至長照中心參加活動,藉由醫師的衛教與勸說,您母親參與的動機可能才會比較高。
祝平安健康!



回覆日期:2024/05/28

彙整補充說明


老年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日常照護確實面臨許多挑戰,尤其是當患者已經長期服藥且病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照護者常常會感到無力與焦慮。
您提到的情況,您的母親在穩定服藥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呆滯、恍惚及重複行為的症狀,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年齡、藥物副作用、以及可能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首先,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年齡增長後,可能會出現認知功能的退化,這是因為大腦的老化過程會影響到其認知與情緒的調節能力。
這種情況在老年患者中並不罕見,尤其是當他們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運動障礙、認知功能下降等。
您提到的呆滯與重複行為,可能是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

針對您母親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定期健康檢查:除了精神健康的回診,建議定期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血壓、血糖、心臟健康等,因為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也可能影響到精神狀態。

2. 藥物調整:雖然醫生提到目前的藥物已經很強,但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建議再次與醫生討論是否有必要進行藥物的調整或更換,特別是考慮到可能的副作用。

3. 心理社會支持:鼓勵您的母親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或支持小組,這可以幫助她保持社交互動,減少孤獨感,並可能改善她的情緒與認知功能。

4. 環境安全:由於您的母親有摔倒的風險,建議在家中進行安全檢查,移除可能的障礙物,並考慮使用一些輔助設備,如扶手、非滑地墊等,以減少摔倒的風險。

5. 照護者的自我照顧:作為照護者,您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
尋找支持系統,與其他照護者交流經驗,或考慮參加照護者的支持小組,這可以幫助您獲得情感上的支持與實用的建議。

6. 專業諮詢:如果您對母親的情況感到困惑或無助,考慮尋求專業的社工或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他們可以提供更具體的建議與支持。

最後,雖然面對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感到絕望,但請記住,持續的關心與支持對於您的母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藥物的效果有限,您所提供的愛與關懷仍然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並祝福您與您的母親能夠找到更好的照護方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老人精神問題:迷信、失眠與妄想的困擾及解決方案?


醫生您好,主要想詢問外婆的狀況家中外婆目前75歲,外公80歲,由於外公本身是命理師,所以家中不定時會有親朋好友進進出出。而近幾年我們發現外婆有幾點越來越嚴重。(1)越來越迷信,生病不舒服,堅持不看醫生,常常都說拜拜、祈求、符...就會幫助她...


邱俊達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文中外婆的問題可能須多些資訊,供評估。初步看來,若非其他生理上的問題(包含是否使用其他藥物)所引起,則推估是有些懷疑至近乎妄想的精神問題,且多為忌妒性的,病人因病識不佳(自認沒病)而拒就醫,這裡建議您,先以看生理症狀(頭痛、感冒......

老人精神問題:迷信、失眠與妄想的困擾及解決方案-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記憶力衰退?還是失智症?:精神科醫師解析記憶力下降的原因?


本來記性就不是很好的我最近又更誇張了,連經過提醒後依然是無法記起來,事由如下:1.忘記女兒前一天放學後是如何回到家的,詢問女兒,她說是自己走回來,且當時我在家裡,但我卻完全沒印象腦子裡也沒畫面!2.出門返家後,老公把車子停外面,我們用走的回...


蕭銘鴻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如呀小姐您好:根據統計,65歲以下失智症盛行率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之資料為千分之一,若您沒有明顯的失智症家族史、酒精使用、過去曾有頭部受傷或是特殊生理疾病(如:癲癇、多發性硬化症),依您的年齡來判斷機會不大。一般年輕人自認記憶不佳的其他原因,...

記憶力衰退?還是失智症?:精神科醫師解析記憶力下降的原因-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思覺失調照護者面臨的四大困擾及解決方案?


林醫師好,謝謝您上次的回覆。仍想繼續請教思覺失調患者的照護問題。與家人們商量後,我們的共識是「維持現狀」,也就是不會有積極作為,父母如常撫養、照顧他,沒有危急情況就不會送他去看診,而我則是避免與他接觸。這四天來我完全沒有和他說話、也只見過一...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嗨~妳好:1. 這個狀態是有可能維持一輩子的,但是,也有可能你家人的功能會慢慢退化,最後連基本的洗澡、如廁等都需要他人協助,這也是為什麼思覺失調症曾經被稱作是「早發性失智症」的原因。為了避免退化,建議還是盡量讓你家人能夠做些有意義的活動,現...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躁鬱症患者的老年照護:記憶力衰退與未來展望?


醫師,您好:家母是躁鬱症患者,患病、服藥、住院年數皆超越十年(然具體幾年,並不清楚。之前主要照顧者不是我)因為家母這十年來皆是住在(機構)醫院,有穩定服藥和固定作息。然而近兩年家母的機能快速退化。情緒控制能力、理解力不談。她的記憶力下降得相...


蘇宗偉 醫師回覆-精神科
躁鬱症患者在老年時,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機會有失智症。具體原因目前並不清楚。如果是如此,就要以失智症的方式來治療與照顧。至於照顧的問題,您可以詢問專業精神社工的協助。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