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自慰?
我的小朋友,今年小一,常有自慰現象,近日常一日數次,請問這正常嗎我該如何跟他面對這個問題,他又怕別人知道,已經懂得害羞,我不知道該如何教導,我想知道,如果是身體問題,那是不是要就醫,不是得話,那我該怎麼辦
吳,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4/06/10
陳倩儀 醫師回覆-兒科
在小一的年紀,較早熟的孩子對於性已經開始產生好奇,自慰行為對發育期的小孩是正常的行為,而不是身體的問題,但是目前的教育對這方面的教育較少,因此建議您應該找個機會,跟您的小孩談一談基本的性知識,使他對自己的身體有基本的認識。
回覆日期:2004/06/10
彙整補充說明
小孩自慰在發展過程中是一種相對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孩子對於自己的身體開始產生好奇,這是他們探索自我和了解生理的一部分。
根據醫學研究,自慰行為在兒童中並不罕見,通常是出於好奇、尋求舒適或是自我安撫的需求。
對於小一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行為並不代表有身體上的問題,而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出現的行為。
面對孩子的自慰行為,家長的反應非常重要。
首先,應該避免用責罵或羞辱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困惑或羞愧,甚至可能導致他們隱藏自己的行為,進而影響親子關係。
相反,家長可以選擇以開放和理解的態度來面對這個問題。
建議家長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與孩子進行一次輕鬆的對話。
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或日常生活入手,逐漸引導話題到身體和性別的基本知識上。
這樣的對話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還能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身體和情感。
可以告訴孩子,自慰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在公共場合或不適當的時候應該避免這樣的行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社會規範的理解。
如果孩子因為自慰而感到不安或害羞,家長可以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告訴他們這是正常的,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
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焦慮感,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至於是否需要就醫,通常情況下,自慰本身並不需要醫療介入,除非伴隨著身體不適或其他異常情況。
如果孩子在自慰後出現疼痛、出血或其他不適症狀,則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醫生可以幫助排除任何潛在的身體問題,並提供適當的建議。
總之,面對孩子的自慰行為,家長應該以理解和支持的態度來處理,並透過適當的教育來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性知識和觀念。
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信任與溝通。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兒童手淫現象:是否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我的兒子今年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童,今天我發現他會去玩他的生殖器,且是像大人手淫的方式,其實他在小一時就有過,但我們有告知他這是不好的行為,今天是我們發現到的第三次,所以就很擔心,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們他會有這種行為,我們也不知道這是不...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根據統計,7歲左右的男孩有10%左右會有類似自慰的行為,不用過度去注意,也不用過度去壓抑,否則可能反而會激化了這種行為。可以教導小孩這種行為不是社會所認可的,不可以在公開的場合這麼做。兒童手淫現象:是否需要尋求專業協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國小生自慰是否需要尋求醫療幫助??
我是一名爸爸,我的兒子從幼稚園中班開始,就會趴著磨蹭下體,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是國小四年級了,通常都是午睡或晚上睡覺時在床上發生的,孩子表示磨蹭很舒服,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否有需要看心理或生理醫生?或是做為父母,該去哪裡尋求資源或處理?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自慰本身是 ok ,但要考慮某些情況下可能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如果平時行為也有超越規範,或是自慰頻率過高(如每天),建議就醫,祝健康 ,可以考慮小兒心理。國小生自慰是否需要尋求醫療幫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兒童手淫:問題與解決方法?
女兒時常(已兩年)手觸下體.有時會用桌角代替手.以致鼠蹊部兩邊經多次磨擦後而改變為深色..其原推是因為騷癢....後經訓誡改口是舒服.......不知如何是好...需就醫嗎?或如何導正...敬請指點迷津..感謝
蕭凱文 醫師回覆-兒科
兒童ㄧ些我們大人眼中很奇特的行為,很多是他們在發展過程的暫時現象,但若有違ㄧ般社會正常可接受的行為,則須大人予以教導導正,以免他認為此為正常行為而成為習慣,但切勿以責罵的方式教導,應以鼓勵獎勵的方式為之,若有必要當然可尋求專業協助,如兒童心...>>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中年級孩子探索生殖器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醫生你好:想請問中年級的孩子上體育課會把玩、去看自己的生殖器(大家活動中,比較不像靜態課程容易被發現)有可能因為發展較慢所以才探索嗎?不是因為流汗 或者衛生關係(褲子沒洗乾淨)所以搔癢也不是公然自慰,希望得到興奮的感覺而是就是想去逗弄除了行...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由您的敘述中,您已經做了很好的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一般中年級的孩子,應該可以自然理解在公開場合做這樣的動作是不合適的,若是孩子合併有智能障礙或自閉症類疾患可能需要老師或家長以他聽得懂的方式教導他。直接詢問孩子的想法也是一個方...>>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