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癌瘤是否需要立即手術?追蹤治療是否足夠?-外科

分享到:

直腸類癌問題?


我五月份去作健檢大腸有瘜肉0.4cm經切片結果說是類癌再經一連串門診檢查包含電腦斷層最後醫師告訴我放心只要定期追蹤即可我是不是就這樣放心會不會錯失動刀最佳時機請指引我一條明燈謝謝



小小業,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8/07/14

侯永基 醫師回覆-外科


直腸類癌相對是一個比較良性的腫瘤,不過還是要依腫瘤大小,細胞分化程度及是否完整切除來決定術後腫瘤的追踪,固此請詳細與您的醫師討論,腫瘤大小及細胞分化的程度,是否完整切除?
才有辦法討論後續的治療,謝謝~侯永基醫師



回覆日期:2008/07/14

彙整補充說明


類癌瘤(或稱為類癌腫瘤)是一種相對少見的腫瘤,通常被認為是良性或低惡性的腫瘤,主要發生在消化道,尤其是大腸。
根據您的描述,您在健檢中發現的0.4公分瘜肉經切片檢查後被診斷為類癌,並且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後,醫師告訴您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這樣的建議通常是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細胞分化程度及是否完整切除等因素。

首先,類癌瘤的特性使得它們在許多情況下不需要立即手術。
根據目前的醫學知識,若腫瘤小於1公分且無其他惡性徵象,通常會選擇定期追蹤而非立即手術。
這是因為類癌瘤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且在早期階段,手術風險可能大於潛在的好處。

然而,追蹤的頻率和方式則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腫瘤的特性、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及家族病史等。
一般來說,醫師會建議每6個月到1年進行一次影像檢查(如內視鏡或電腦斷層掃描),以監測腫瘤的變化。
如果在追蹤中發現腫瘤有增大或出現其他異常,則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是否進行手術。

在您的情況中,醫師的建議是基於目前的檢查結果,若您對這個決定感到不安,建議您可以尋求第二意見,或是與您的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解更多關於類癌瘤的特性及可能的治療選擇。
您也可以詢問醫師關於追蹤的具體計畫,包括何時進行影像檢查、檢查的內容及如何解讀結果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定期運動、避免吸煙及過量飲酒,對於維持整體健康及降低腫瘤風險也非常重要。
若有任何新的症狀或不適,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師您的病史及擔憂。

總之,類癌瘤的管理需要依賴專業醫師的評估與建議,定期追蹤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若有任何疑慮或變化,請隨時與醫師溝通,確保您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情況,並做出明智的決策。
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遺傳性肉瘤:家族病史與風險評估?


我先生的家族有一種遺傳性的疾病,就是全身長滿了大大小小的肉瘤,外表很嚇人.但從不知道這種病的名稱是什麼?為何會發生?從他的奶奶開始發病,只要O型血型的人就會遺傳到這種病,B型血型的人就沒有這種症狀,奶奶生了4男2女,其中2男1女有長肉瘤,機...


黃瑞雲 醫師回覆-皮膚科
這是孟德爾體染色體顯性遺傳,複習一下國中生物就明白,你先生如果沒有,你小孩有的機率就非常低(除非基因突變)。

遺傳性肉瘤:家族病史與風險評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類黏液惡性脂肪肉瘤的手術後追蹤與復發風險?


Dearu 醫生您好,二週因左腿外側有一顆腫塊,前往醫院切除,並住院3天,今日前往拆線並觀看切片報告,為類黏液惡性脂肪肉瘤,醫生告知十分罕見,而此次手術,醫生術後告知,在手術當時,已把其當做惡性腫瘤處理(做大範圍切除,切片照片顯示中間顏色不...


林克成 醫師回覆-外科
病理切片為類黏液惡性脂肪肉瘤,的確是十分罕見的疾病,概已說明為惡性,所以必須好好追蹤,再檢查,在此建議您可以向原手術醫師要求一份病理報告副本及住院檢查異常紀錄,然後攜至醫學中心掛"血液腫瘤科",由專科醫師決定下一步如何做...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胸腔內科:0.5公分肺部腫瘤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醫師您好因做健康檢查加驗肺癌腫瘤標記Cyfra 21-1 檢查結果指數為5.8 (參考區間為<3.3)後來又去做了斷層掃描 發現肺部有一個0.5公分的腫瘤但醫師只囑咐半年後再來追蹤一次想請問,要放著不管半年後再追蹤 這樣是對的嗎?會不...


黃伊文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Dear emilycarry:你的擔心是有道理,放著不正常數據做追蹤是有點不放 心,但你舉得的情形又剛好是胸腔科的盲點,可能還需要知道是否有抽煙.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及年齡,目前有兩種做法一 是做個正子攝影,如果全部沒問題就追蹤 二 比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選擇:胰腺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林醫師您好:先生7月多的LDCT (本來是要追蹤了解肺部)報告意外發現胰臟腫瘤約3.2公分低密度病灶~後來趕緊回胸腔科醫生轉診之做了 CA199抽血及肝功能及其他血液等檢查皆正常(空腹血糖及膽固醇稍高)~排做腹部超音波看不到~另電腦斷層有看...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胰臟體部囊泡大於三公分,有時候觀看影像無法辨別何種囊泡,安排內視鏡超音波檢查、沒有跟膽管接通,腫瘤內沒有結節,傾向漿液性囊泡。內視鏡超音波指引細針抽吸,可檢驗細胞學及生化(CEA及血糖)幫助鑑別診斷黏液性或非黏液性。二個醫師的意見都對。內視...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