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生活?
請問醫師對於以年滿30仍然靠父母供養還無法獨立賺一份薪水也就是說無法養活自己一般會建議這麼做?........
陳,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1/10/09
王崇仁 醫師回覆-精神科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王崇仁醫師 敬覆:您好:獨立對於每個人一都是持續的問題,它牽涉到個人成長環境、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等複雜因素,但最關鍵的是個人的心態,像您對自己目前財務上無法獨立感到不滿,想尋求建議,這就是改變自我的動力。
您如果對無法獨立的原因有更多了解,找到本身的問題,同時對自己的優點、缺點有掌握(可和親友討論會更客觀),加上積極對現時求職環境的了解,訂定較可行且適合自己的工作目標(不一定是某種職業,可能是改變某種習慣),然後把達成此目標的障礙(包括個人與環境)列出並檢討改善障礙的方法。
從自我檢討到實踐新目標中磨鍊自己,從完成小目標中增長自信,相信您一定可以完成獨立的理想。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祝您身體健康˙平安順心﹗
回覆日期:2011/10/09
彙整補充說明
年滿30歲仍需依賴父母供養的情況,對於精神科醫師來說,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涉及個人的心理健康、社會環境、家庭背景以及個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醫師會理解這種情況並非單純的「好吃懶做」,而是可能與個人的心理狀況、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生活經歷有關。
在許多情況下,年輕人無法獨立生活的原因可能包括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社交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導致他們在求職或維持工作方面遇到困難。
因此,精神科醫師會建議這些個體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獨立能力。
此外,家庭環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依賴行為過於包容,可能會無意中延長孩子的依賴期。
醫師會建議父母在支持孩子的同時,也要適度地鼓勵他們獨立,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和獨立性。
這種支持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實際行動上的,例如協助孩子設定小目標,逐步實現獨立生活。
在社會環境方面,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也可能影響年輕人的獨立能力。
許多年輕人面臨著高房價和生活成本的壓力,這使得他們在經濟上無法實現獨立。
醫師會建議這些年輕人尋找社會資源,例如就業服務機構、職業訓練課程等,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最後,醫師會強調心態的重要性。
對於年滿30歲仍依賴父母的情況,個人應該對自己的現狀有清晰的認識,並且要有改變的動力。
這種動力可以來自於自我反思、設定目標以及尋求外部支持。
醫師會鼓勵這些年輕人積極面對自己的困境,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總之,年滿30歲仍需依賴父母供養的情況並不罕見,背後可能有多種因素。
精神科醫師的建議是,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尋求專業的幫助;其次,家庭的支持與鼓勵也非常重要;最後,個人應該積極尋找資源和機會,努力實現獨立生活的目標。
這樣的過程雖然可能艱辛,但只要有恆心和毅力,最終是可以達成的。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精神科病友的困惑:如何尋找伴侶和實現職業夢想??
醫師您好,我現遭遇一些難題,我是精神科病友。有思覺思調的疾病,但從沒住過精神病房,只有當初因為與家父吵架,故意不吃藥而情緒不穩定,送醫急診。現都乖乖吃藥,雖然無法重回正常人那樣程度,但已恢復有五、六成、、、(1)我自從罹患精神科疾病後,就忘...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 你好: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上有困難記得和您的醫師或醫療團隊成員討論,在康復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吳恩亮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面對多重困境:生育、工作、家庭與自我成長?
您好,許醫師:您要我先想清楚要不要有小孩?再來考慮是否會遺傳?目前人工生殖的方法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我想先請教人工生殖是否可以選擇小孩性別?因為有打算僅只一個!我是長子,我沒負擔家中經濟、沒孝順父母(我媽已死了),就已經很過份了,我不...
許維愷 醫師回覆-泌尿科
阿堯:你好目前人工生育,不可以作性別篩檢。這是違法的行為,醫師會被處罰,甚至撤銷醫師執照的,因此,合格與守法的醫師是不會作犯法的事情。是否會不會遺傳要請教精神科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在精神健康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一位患有憂鬱症和精神病史的人的困擾?
醫師您好:我曾經因為工作時,遇到老闆惡性不給薪資又被他羞辱一頓而得到憂鬱症,我不用當兵,目前正常看醫生、吃藥,精神病史有10年了,我每月有領殘障生活補助,領有一段時間了。我領補助除了因為我家是中低收入戶,對於能領補助減輕生活一點點負擔,我感...
李政峰 醫師回覆-精神科
阿文先生您好:首先歡迎您的來函.也因電腦系統問題導致延誤回函,感到抱歉.精神疾病為一慢性疾病,故需長期服藥.停藥易病情不穩.精神疾病患者因職業及社交功能較差,故常有適應不良及心情低落之情形.建議您可向就業服務站求助,尋找適合精障患者工作.改...>>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疾病的折磨:如何應對家庭成員的時好時壞??
想聽聽醫生的建議,謝謝您!家人被診斷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從未親自就醫,是長輩私下去問診。他的病況時而正常,時而突然發作。正常時,願意外出與友人見面出遊。發作時,有時會妄想有人在背後中傷他,每次懷疑的對象都會改變,甚至情緒不穩時,會亂摔東西...
邱俊達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家人的精神問題還是以鼓勵醫療為主.暫時先由長輩們判斷.至於您與家人相處上的困難以及來信提到:(我也覺得自己有點問題)的部分.建議可至醫療院所就診諮商.或可撥打衛福部(1925)安心專線告訴您的困擾.會有專業人員提供輔導轉介等服務.應有...>>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