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拇指與尿床:是否應尋求精神科協助?-精神科

分享到:

是否該看精神科?


我到現在17歲,快滿18歲了,想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吸大拇指,才會好睡的著覺。
晚上也仍然有尿床的情形,從小到大一直都這樣沒改變過,睡覺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要起來上廁所,沒有尿意,也看過兩家醫院的泌尿科,檢查出來都是正常的。
學校老師跟我說可以去看精神科治療,是真的嗎?
謝謝



小魚兒,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2/05/02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就診精神科可和醫師討論一些替代方法及症狀可能的原因。
另外,有一些藥物對有些夜尿情形可以改善。
祝福您



回覆日期:2012/05/02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提到的吸拇指與尿床的情況,確實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吸拇指是一種常見的自我安撫行為,尤其在兒童及青少年中,這種行為可以幫助他們在面對壓力或焦慮時獲得情緒上的安慰。
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行為通常會逐漸減少,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成年期。

至於尿床(夜間遺尿),這在青少年中也並不少見,尤其是當其他醫學檢查(如泌尿科的檢查)顯示一切正常時。
根據醫學研究,尿床的原因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生理因素(如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心理因素(如焦慮或壓力)、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等。

您提到的情況中,吸拇指和尿床可能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尤其是在情緒或心理壓力的影響下。
這意味著,您的情況可能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問題,也可能涉及到心理層面的因素。
因此,尋求精神科的協助是合理的選擇。
精神科醫師可以幫助您探索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因素,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

在精神科的評估中,醫師可能會使用一些心理測評工具來了解您的情緒狀態、焦慮水平及其他可能影響您行為的因素。
根據評估結果,醫師可能會建議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或其他心理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您更有效地管理焦慮和壓力,進而改善您的睡眠質量和尿床情況。

此外,對於尿床的治療,除了心理層面的介入,還有一些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可以考慮。
例如,使用尿床警報器(Urine Alarm)是一種有效的行為療法,這種設備可以在孩子開始尿床時發出警報,幫助他們學會在夜間醒來上廁所。
藥物治療方面,抗利尿藥物(如DDAVP)也可能對某些患者有效。

最後,無論是吸拇指還是尿床,這些行為都不應該成為您自我評價的負擔。
這些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身體和心理對於壓力的反應,尋求專業的幫助是改善這些情況的重要一步。
希望您能夠勇敢地面對這些挑戰,並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祝您早日改善這些困擾,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成年尿床:如何解決困擾??


醫師您好:我的年齡為30歲,從小到大都有尿床的困擾,記憶中在小學1-2年級時睡夢中能感覺的到尿意,後來3-4年級時有次撞傷頭部疑似腦震盪持續發燒約幾天未就診,之後發現開始無法控制夜尿,有嚴重曾經在學校時未進廁所前已失禁跟午睡時間有過尿床(最...


陳建升 醫師回覆-泌尿科
有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導致的尿失禁請至泌尿科進一步的檢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女兒自行包尿布:尿床問題或心理健康困擾??


我女兒現在國小5年級,雖然她國小3年級才終於戒尿布,但在戒尿布之後都沒有尿床過。可是我發現大概從今年八、九月開始,女兒竟然三不五時會偷包弟弟的尿片,每次尿片都被她尿到非常溼,而且她還會把尿溼的尿片藏在垃圾桶最下面怕我們發現。我懷疑她是不是尿...


鍾瑞賢 醫師回覆-兒科
小安您好:若沒有連續6個月都沒尿床的話, 應是原發性; 但仍建議釐清原因: 妹妹白天喝水的量及白天尿量, 白天是否頻繁上廁所/每次的尿量多寡, 是否很少(她目前膀胱容量約300ml); 建議您帶至 小兒腎臟科或泌尿科 做進一步的檢查及處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有效治療兒童尿失禁?需進行哪些檢查??


您好我的小姪女6歲,讀幼稚園,很胖,常尿溼褲子.我哥哥曾帶她到署基掛泌尿科,有驗尿和吃藥(一次,後來感冒不想吃太多藥就沒去了),但還是失禁的情形還是很嚴重.我想知道如果效果不彰,再到醫院須做哪些檢查?署基有設備嗎?還是要到台北去呢?謝謝您!...


蔡宗佑 醫師回覆-泌尿科
正常情況下,5至6歲時,大部分孩子可適度地控制排尿,但仍有少部分的小孩無法適當控制排尿而導致遺尿。自古以來,尿床 (Enuresis)始終困擾著無數的家庭與個人。然而,一般民眾對尿床的誤解仍深。遺尿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疾病。根據台灣的研究報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睡眠中異常行為:是否需要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我想請問我這種情形需要看醫生嗎?我常常在睡夢中回答男友的話,還會跟他聊天,有時候還會動手打他或踢他,最近一次是告訴他我很渴起床喝光了身旁飲料,並沒有到處走動,這些症狀都是他跟我說的,我完全沒有印象,這樣需要看醫生嗎?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曉翊,您好:聽起來疑似是「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症」,有一些報告說和貧血和腎功能異常或巴金氏症有關,但大多是原因不明,建議注意睡眠衛生,如多運動,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不要熬夜,不要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中午後不要喝含咖啡因飲料等,並注意床和寢...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