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胸悶問題?
請教:1.我3年前血壓曾高到超過150/100,開始服藥後比較不會突然竄高超標,目前都維持在120~135/70~85之間,試過2天未服藥也還穩定,是否要像門診醫師說的每日服藥不能間斷?或出現超標再服藥?2.最近幾周我發現早晨在床上剛甦醒時,左胸會隨呼吸有沉悶和微微抽痛感覺,尤其向右側睡時比較明顯,但過一會兒或起床熱身後感覺便會逐漸減緩至消失,一般年度健檢除了血壓和膽固醇以外尚無異常,不知您對此徵兆的看法如何?感恩!
吳先生,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6/04/03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將分別回答並提供一些相關的醫學知識。
1.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根據您的描述,您在三年前曾經有過高血壓的問題,並且目前的血壓控制在120~135/70~85之間,這是相對穩定的範圍。
一般來說,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長期持續,因為高血壓本身是一種慢性疾病,若不持續服藥,血壓可能會再次上升。
即使您在未服藥的情況下血壓仍然穩定,也不代表可以隨意停藥。
醫師通常會建議每日服藥,這是因為高血壓的控制需要穩定的藥物濃度來防止血壓波動。
若您有疑慮,建議與您的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可能需要調整藥物或是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2. 胸悶與疼痛的徵兆:您提到在早晨剛醒時,左胸有沉悶和微微抽痛的感覺,這種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這可能是由於睡姿造成的肌肉緊張或拉傷,尤其是當您向右側睡時,可能會壓迫到某些肌肉或神經,導致不適感。
其次,胸悶也可能與心臟相關,尤其是考慮到您有高血壓的病史。
雖然年度健檢未發現異常,但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您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心臟的健康狀況,例如心電圖或心臟超音波等檢查,以排除心臟病的可能性。
補充說明
高血壓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
高血壓的治療通常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如飲食、運動、減重等)以及藥物治療。
對於胸悶的症狀,除了心臟問題外,還可能與焦慮、壓力、胃食道逆流等因素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您注意以下幾點:
- 飲食控制:減少鹽分攝取,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取,避免高油脂和高糖的食物。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助於控制血壓。
- 壓力管理: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減少焦慮和壓力的影響。
- 定期檢查:定期回診,監測血壓和心臟健康,及早發現問題。
最後,若您有任何不適或疑慮,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的意見,及時就醫是保護健康的重要措施。
希望這些建議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血壓升高、胸悶及呼吸困難是否為心臟病徵兆??
醫師您好,最近我血壓心跳時正常時有些高,胸悶但不痛,呼吸時感覺吸不到什麼氧氣的感覺,一定要大口吸氣才會比較緩和些,手腳容易痲,還有我的嘴唇是呈黑紫色從以前就這樣了,是不是我的心臟出了什麼問題,謝謝
卜詩筠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看你所描述的情況不太像心臟的問題,應該還是情緒壓力失眠等影響,要增運動放鬆,不要熬夜晚睡。嘴唇的顏色?沒看到無法評論,可以看醫師。血壓升高、胸悶及呼吸困難是否為心臟病徵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耳朵聽不清楚的症狀是否需要就醫??
醫生好:我平常會有耳朵聽不清楚的情形那種感覺像是耳朵被塞住還是可以聽見但就是都變小聲有時候一隻有時候兩邊都會幾乎生病就會有這樣的狀況但是都過個幾天就自己好了想請問醫生這樣子正常嗎是不是跟我平常會戴耳機聽歌有關係呢?需不需要到醫院檢查看看呢?...
鄭爵儀 醫師回覆-耳鼻喉科
Hi:您好,常見為耳垢栓塞或耳咽管功能異常引起,若持續未改善或聽力有變化,建議仍需就醫檢查。祝平安健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鄭爵儀敬復耳朵聽不清楚的症狀是否需要就醫?-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族性高血壓引發胸悶疼痛,心電圖顯示異常,該如何進一步檢查??
家族性高血壓,常期吃藥控制中,偶爾會有胸悶、重壓感,元旦當日數次胸口抓痛感,元月九日回診照了心電圖,醫師說判讀會不準故沒說結果,建議做自費"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或健保給付的“心導管檢查”檢附心電圖檢查報告,請幫忙解讀,...
吳學明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心電圖報顯示有右心房肥皂及T波異常,如果你有三高或是抽煙等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建議您做其他的檢查來確認有無心血管疾病。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高血壓引發的心臟病及肺高壓:症狀、治療及生活建議?
您好:本人有高血壓 , 日前因心悸 , 感覺疲勞 , 偶爾覺得胸口悶痛呼吸沉重容易疲倦 , 至心臟內科看診 ( 超音波+心電圖 ) , 診斷結果心臟有中重度三尖瓣閉鎖不全 , 續發性肺性高血壓 , 二尖瓣閉鎖不全 , 高血壓性心臟病辦有心...
黃英和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以上症狀很可能與高血壓相關,如果平常血壓偏高,醫師應會開藥,請依醫囑服藥。建議須積極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血壓控制好常常症狀會改善。調適排解生活壓力、作息規律配合運動、避免菸酒咖啡等刺激性飲食,這些生活型態調整也會有幫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