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為SMA syndrome?
陳醫師您好:前陣子有向您洽詢過一些腹部的問題,因為我已經長期腹部不適(腹脹、腹痛)快一年了,怎麼吃藥都沒甚麼效果也都積極就診,不過礙於工作問題,都是在苗栗的地區型醫院就診,都說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但體重也下降了6公斤,在腹部可以摸到條狀腫塊,因此將之前在地區醫院所照的CT(九月時照的)帶去中國醫就診中國醫的醫生初步研判為SMA syndrome,因為我BMI約18.8,CT上看起來SMA與aorta間距也過小(9/12照的部分CT如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wKmzeu3uxdpYnRsYllIOWhCb2s?usp=sharing)之後中國醫的醫生幫我排小腸鋇劑X光攝影,報告指出十二指腸第三段狹窄或壓迫,因此中國醫的醫生更加確信為SMA sydrome(12/22照的小腸攝影如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wKmzeu3uxdpYWJSMkRndkhfQzQ?usp=sharing)接著一月時又幫我照了上消化道內視鏡,但是只能深入到十二指腸第二段,並由第二段往第三段的方向看,勉強看到好像受壓迫中國醫的醫生是建議如果要再進一步檢查,就是自費5萬照小腸鏡或是電腦斷層,目前保守治療就是少量多餐吃胖但是最近還是很不舒服,於是帶著小腸x光的資料回到苗栗家裡附近的地區醫院回診,醫生卻說小腸x光看起來很正常,12指腸第三段看起來沒被壓迫然後回顧他們醫院(苗栗的地區醫院)放射師給的ct報告,說報告也寫沒異狀...我目前是打算再觀察看看...但我想請問陳醫師,如果要檢查SMA與aorta的夾角是否可以用核磁+血管攝影因為我之前照CT,對他的顯影劑有過敏現象我想請教陳醫師:1.藉由這些影像與症狀,您認為SMA syndrome的機率大嗎?2.核磁能檢查SMA與aorta的夾角嗎?我的症狀能申請健保嗎?3.小腸鏡需要5萬,但我只差幾公分就能深入到第三段了,有再長一點的內視鏡嗎?(上次檢查時是110cm的內視鏡)4.我在10/02也做過左側精索靜脈結紮手術,因為我也有精索靜脈曲張的疾病,不知是否也是受SMA壓迫到左腎靜脈造成的nutcracker syndrome?非常感謝陳醫師抽空觀看我的問題,希望能藉由你的專業獲取一些建議!!
阿霖,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7/01/12
陳家銘 醫師回覆-外科
不好意思,因為資訊系統問題,時至今日才收到你的提問。
首先,我不認為你的原始症狀符合一般典型SMA syndrome的臨床表現。
當然隨著症狀況擾你,使你日漸消瘦,當然你的影像就會很像SMA syndrome。
但那不是因,而是果。
太多醫療資訊只會讓你暈頭轉向,我沒有辦法一語點出你的疾病癥結,我只能告訴你,SMA syndrome不是個好方向,所以你的各項提問都不需考慮。
回覆日期:2017/01/12
彙整補充說明
針對您的問題,我會依據目前的醫學知識和您提供的情況進行分析與建議。
首先,SMA(上腸繫膜動脈)綜合症是一種由於上腸繫膜動脈與主動脈之間的夾角變小,導致十二指腸受到壓迫,進而引發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症狀的病症。
根據您所描述的症狀,包括長期的腹部不適、體重下降及腹部可觸及的條狀腫塊,這些都可能與SMA綜合症有關。
然而,診斷SMA綜合症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
1. SMA綜合症的機率:根據您提供的CT和小腸鋇劑X光的報告,雖然中國醫的醫生懷疑您有SMA綜合症,但苗栗地區醫院的醫生卻認為影像正常,這顯示出診斷上的不一致。
SMA綜合症的確診通常需要專業的影像學檢查,特別是CT或MRI來評估SMA與主動脈之間的夾角。
若夾角小於22度,則可能有SMA綜合症的風險。
您可以考慮再次尋求專科醫師的意見,並進一步檢查。
2. 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MRI)加上血管攝影(MRA)確實可以用來評估SMA與主動脈的夾角,且對於顯影劑過敏的患者來說,MRI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
這樣的檢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血管結構影像,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3. 健保申請:關於您的症狀是否能申請健保,這通常取決於醫生的診斷和建議。
如果醫生認為您的症狀與SMA綜合症相關,並且需要進一步檢查,則有可能申請健保覆蓋。
建議您與主治醫師討論,了解是否符合健保的條件。
4. 小腸鏡的長度問題:小腸鏡的長度通常是固定的,110cm的內視鏡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深入到所有的腸段。
若需要更長的內視鏡,您可以詢問醫生是否有其他選擇或是進行其他檢查來獲得更全面的評估。
5. Nutcracker syndrome的可能性:您提到的精索靜脈曲張與Nutcracker syndrome(核桃夾綜合症)有一定的關聯,因為這種情況是由於左腎靜脈受到SMA的壓迫所引起的。
若您有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建議您與泌尿科或血管外科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總結來說,您目前的症狀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需要進一步的專業評估。
建議您尋求消化內科或外科專家的意見,並考慮進行MRI檢查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
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量多餐,並注意身體的變化。
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請儘早就醫。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病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如何治療和預防??
張醫師:您好因長期有類似胃潰瘍的症狀,就是胃常微痛胃脹並常有一點想吐的感覺,胃食道逆流感覺並不明顯,所以很多年來一直在做胃鏡每次都只發現膽汁逆流然後輕微發炎 所以醫生都開PPIS但一直都沒改善,所以上個月醫生幫我做了腸子的攝影就是喝了藥劑後...
張可斌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是否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仍需經醫師診斷,因您長年就醫但症狀仍未改善,建議改至醫學中心等級以上之肝膽腸胃科或外科就醫檢查為宜,謝謝。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如何治療和預防?-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49、50歲肌酐廓清率和腎絲球過濾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抽血檢查能否算出肌酐廓清率?肌酐廓清率和腎絲球過濾率有何區別??
醫生您好:前兩個月因頭暈看醫生時有做抽血檢查,檢查報告內creatinine為0.7,crcl 79.1,Estimated GFR為89.3,請問這些數值以49,50歲的年齡是否正常範圍內。肌酸酐廓清率是只要抽血檢查就可以計算嗎?因為那天...
巫宏傑 醫師回覆-內科
腎絲球過濾率為變動值, 隨著飲水, 飲食, 禁食時間長短有關;故二者都為準確另外, 此數值為一估計值, 只有 < 60以下; 才會被認為異常;若>60以上, 且無尿蛋白, 血尿, 則追蹤即可您二次都超過75, 若無尿蛋白, 則可再觀察.49、50歲肌酐廓清率和腎絲球過濾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抽血檢查能否算出肌酐廓清率?肌酐廓清率和腎絲球過濾率有何區別?-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拇指關節檢測是否能篩查出馬凡氏症??
醫師您好,近來看到新聞說拇指關節檢測馬凡氏症,我握拳時大拇指有超過掌面,握手腕時拇指也與小指重疊一指節,本人163/48,近視1千度,齒列不整,從小學開始至今31歲,有昏倒、暈眩症、偏頭痛(合併眼前有逐漸擴大的電視彩色雜訊發作)、黑矇症、下...
簡穎秀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您好:馬凡氏症臨床診斷需要由專科醫師依您的狀況判定,有需要的話需進行基因檢測。還請逕自至各醫學中心遺傳諮詢門診就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是否高度懷疑馬凡氏症候群?自我評估與專業建議?
最近胸口常有點悶,想咳。上網查詢,結果發現這種遺傳疾病,而自己有很多特徵符合。想請教我是否杞人憂天?還是應該高度懷疑?首先,直系血親沒有相關病史,家族也沒聽說過有人是因為心臟病過世的。以前也沒有任何一位醫師對我懷疑過。本人資料:0.現年26...
簡穎秀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建議您先至內科或家醫科確定胸悶原因及心臟功能。如有疑問,請至各遺傳諮詢中心門診就診。謝謝。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