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腿靜脈注射營養針漏針需開刀引流-兒科

分享到:

新生兒開刀引流?


1. 7/14我媽產下第七胎寶寶,今天收到通知說寶寶進加護病房,說是(大腿靜脈注射營養針)這邊漏針,要做引流,對於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兒,頭部開洞釘鐵釘、肺部開動作引流,請問這樣的病例多嗎? 危險性高嗎?2. "漏針"屬醫療疏失嗎?????



雲巧,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8/07/23

裴仁生 醫師回覆-兒科


您好!點滴外滲到組織 (漏針), 並不少見。
尤其在新生兒或幼童, 活動力大又常不配合打針治療, 更易出現點滴液外滲的情形。
至於胸部或頭部的引流, 應有醫療的必需性; 新生兒或早產兒並不罕見; 仍需醫護團隊的努力與家長的支持, 讓寶寶早日度過難關。
仁生 謹上



回覆日期:2018/07/23

彙整補充說明


新生兒在醫療過程中,尤其是在靜脈注射方面,確實可能會遇到一些風險和併發症。
您提到的情況,即新生兒因大腿靜脈注射營養針而出現漏針的情況,並需要進行引流手術,這在臨床上並不罕見。
特別是在新生兒中,由於他們的血管相對細小且脆弱,注射過程中若不慎,可能會導致液體滲漏到周圍組織,形成腫脹或硬塊,這種情況稱為「漏針」。

1. 病例的普遍性與危險性:
漏針的情況在新生兒中並不罕見,尤其是在進行靜脈注射時。
由於新生兒的活動性較低,且血管較小,醫護人員在操作時需要特別小心。
若漏針情況嚴重,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壞死或感染,這時就需要進行引流手術以減輕壓力和清除滲漏的液體。
至於您提到的頭部和肺部的手術,這些操作通常是基於醫療必要性,可能是因為新生兒出現了其他併發症,如腦室積水或肺部感染等。
這些手術的風險相對較高,但在醫療團隊的專業操作下,通常會有良好的預後。

2. 漏針是否屬於醫療疏失:
漏針的發生並不一定等同於醫療疏失。
醫療疏失通常是指醫療人員未遵循標準的醫療程序或未能提供合理的醫療照護,導致病人受到損害。
在新生兒的靜脈注射中,雖然漏針是可以避免的,但由於新生兒的生理特性和醫療環境的複雜性,偶爾發生漏針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醫療團隊會在發現漏針後,迅速評估情況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引流手術,以減少對新生兒的影響。

總結來說,對於您提到的寶寶情況,雖然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不容小覷,但醫療團隊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計畫。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與醫護人員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寶寶的狀況和治療進展,並給予寶寶必要的支持和關愛。
希望您的寶寶能夠早日康復,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嬰兒打針後遺症:右腳大腿硬塊是否正常??


從小我女兒的右腳大腿外側就摸起來有ㄧ科硬硬的東西大家都說這是嬰兒的時候打針的打針會腫嗎而且現在已經4歲了怎麼都還部會消失呢


許昭仁 醫師回覆-骨科
小孩子大腿處有硬塊須檢查,是否為腫瘤,須至門診檢查治療.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科問題:大腿骨囊腫治療方式選擇建議?


李醫師您好小女(3.3歲)二週前出現跛行之現象,經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醫師診斷為大腿骨內有一囊腫,面積已接近一半,醫師建議再觀察或穿刺注射藥物治療或開刀刮除。想請教李醫師,上述三種方式以您專業的立場,是否可以給我一個建議,該採用哪一種...


李文琳 醫師回覆-骨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根據您的描述,千金大腿骨應該是長了一個良性的囊腫,可能是單腔囊腫(simple bone cyst)或血樣多腔囊腫(Aneurysmal bone cyst),一般而言如果它的面積不太或者侵犯緻密骨的深度未及原緻密骨厚度...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足底動靜脈畸形的方法及後續處理?


醫師您好,我被診斷出動靜脈畸形(左足底),照MRI跟超音波發現有數個血管瘤,之前曾經開過刀,也做過2次硬化劑治療都沒事,但第三次硬化劑注射時卻造成血管栓塞組織部分壞死,目前有傷口約3*6大。想請問這種病症除了硬化劑還可以做什麼治療?因為腫瘤...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是先天性疾病!是遺傳!除了硬化劑我不知還可以做什麼治療未符合資格申請重大傷病卡或是身障手冊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靜脈注射問題: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路對血液有影響嗎??


孩子住院打點滴時,因管路不通暢,護理師用生理鹽水直接沖洗後通暢,請問這樣血塊會跑到血管裏嗎?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謝榮元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此情境因人不在現場,不知當時狀況,無法回應。感謝您的來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