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專注有失真感?
從幼稚園開始反應比周遭同學慢,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與人溝通要應答會花一點時間思考如何對答,會有人跟我反應有時候我說出來的話會不符合邏輯,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想法有點跳耀,但我覺得我說的還滿清楚的...除了工作或必要說話我在平日完全不會跟人說話,但最近開始會覺得跟人說話對答很困難,很難受,有點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連別人傳給我訊息也不太想回,最糟糕狀況會突然暫停思考或是不想回話,有失真感,頭腦濛濛的,像是身體不是自己的,時間也變慢了,在走路時會分神頭昏,常常走路撞到人,或是走在十字路口遇到有機車汽車要轉過來,不知道該怎麼反應突然停在路中央,雖然知道要閃專心看路但都好難控制。
請問需要怎麼改善讓生活可以更正常?
astrid,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02/17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面臨的問題似乎涉及到注意力不集中、溝通困難、失真感以及情緒波動等多方面的挑戰。
這些症狀可能與多種心理健康狀況有關,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焦慮症、憂鬱症或其他情緒障礙。
以下是一些建議和補充說明,幫助您改善這些情況。
首先,建議您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
醫師會根據您的症狀進行鑑別診斷,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您可以考慮預約精神科或身心科的門診,這些科別的醫師能夠提供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
在等待看診的同時,您可以嘗試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來改善注意力和情緒狀況:
1. 建立規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注意力和情緒,造成思考困難和失真感。
2. 練習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可以幫助您提高專注力,減少焦慮。
透過專注於當下的感受和呼吸,您可以訓練自己的注意力,減少分心的情況。
3. 設定小目標:將大任務拆分為小步驟,並逐步完成。
這樣可以減少壓力,讓您在完成每個小目標後獲得成就感,進而提高自信心。
4. 運動:規律的身體活動有助於釋放壓力和焦慮,並提高整體的心理健康。
即使是簡單的散步或伸展運動,也能改善您的情緒和注意力。
5. 社交互動:雖然您提到與人溝通感到困難,但嘗試逐步增加社交互動是有益的。
可以從簡單的問候開始,慢慢增加交流的頻率和深度,這樣有助於改善您的溝通能力。
6. 記錄情緒和思緒:寫日記可以幫助您理清思緒,了解自己的情緒波動,並找出觸發焦慮或失真感的原因。
7. 避免過度刺激: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接觸過多的資訊和刺激,例如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這些都可能加重注意力不集中和焦慮的情況。
最後,請記得,尋求專業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專業的心理健康醫師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等。
這些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您的症狀,幫助您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
希望您能夠早日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改善目前的困擾。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可能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
醫師我注意力會變得散漫,不能專心做事。甚至何人交談時,即使已經很認真在傾聽對方說話,也很難理解內容。就連讀書時,腦子也裝不下內容,在同樣地方重複讀著,一點進度也沒有。思考力也降低記憶力也跟著衰退不能整合思緒而且還有博起障礙我查了網路應該是皮...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建議至神經內科檢查。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可能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思覺失調患者的溝通困擾:醫師的建議?
思覺失調的患者如果跟人說話都好象不會一來一往的交談的話該如何是好?跟人說話好像是一個口伶一個動作請問醫師有何建議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其實無法一來一往的溝通,也不見得是病情導致,也和個性有關聯,也許可以試著主動找尋話題與人閒聊,建議可以請你的主治醫師轉介心裡協談,經由引導和建議來改善與人溝通的困擾!祝福你思覺失調患者的溝通困擾:醫師的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科:如何克服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
醫生你好,首先感謝您抽空為我看診,我目前是大三學生,平時課業壓力都不算小,我的問題是我常常會注意力沒辦法集中,這個問題首次出現大概是我國二時候,之間都不曾間斷過,我的症狀大多是有點壓力的時候會出現,特點是我想要讀但是卻沒有辦法把資訊輸入我的...
柯昇穎 醫師回覆-精神科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柯昇穎醫師敬覆Dear安您好:看你的敘述,這種不專心對你的生活已經造成了影響,一定相當困擾。看起來似乎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可能反應了一部分外在的壓力或是內在的衝突,單從字面上的敘述,不太容易判斷治療的方法,建議你還...>>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無法專注與思考:焦慮引發的大腦障礙?
孫醫生您好我知道自己有容易焦慮的個性,比較沒有自信,不太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念書也是很用死記的方式念起來.記得只要到大考時期,就突然發覺自己很不能思考了只要一動腦就頭痛,需要理解的時候就感覺左腦明顯在抽痛很不能專注,連聽人說話,甚至是看電視都無...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這些症狀應和壓力與情緒相關,建議就診身心科或精神科,身心科和精神科醫師是相同的,在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名稱。祝福妳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