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頻率:過重者的建議?-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大腸鏡隔多久做?


醫生您好我今年21歲身高176體重103,BMI33左右,在18歲那年有做大腸鏡檢查(三年前),當時是僅有內痔並無其他問題,而醫生將我判斷為腸躁症。
網路上資料寫說BMI過重者約2-3年即得再次檢查,但又寫上次檢查大腸鏡檢查沒問題者可以隔五年以上,讓我有點疑惑。
因已離開原檢查診所之縣市,所以無法得知原醫生之建議,所有想詢問醫生我大概隔多久再做大腸鏡檢查?
謝謝醫生



匿名,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1/08/12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原則不必,擔心可每年糞便潛血檢查。



回覆日期:2021/08/12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情況,您在21歲時的BMI為33,屬於過重的範疇。
根據目前的醫學指引,對於過重或肥胖者,確實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的頻率會比正常體重者更為頻繁。
這是因為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聯,因此定期檢查是必要的。

您提到在18歲時已經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結果顯示只有內痔,並無其他問題。
一般來說,若檢查結果正常且沒有其他高風險因素,醫生通常會建議每3到5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然而,對於BMI過重的人,某些醫學專家可能會建議縮短檢查的間隔至每2到3年一次,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

在您的情況下,因為您已經有過一次檢查且結果正常,若沒有出現新的症狀(如持續的腹痛、血便、體重減輕等),您可以考慮每3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若您有任何不適或擔心的症狀,則應該及早就醫並考慮進行檢查。

此外,除了大腸鏡檢查,您也可以考慮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可以幫助篩檢大腸癌或其他腸道問題。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需要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

最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維持健康的體重。
這些措施不僅能降低大腸癌的風險,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總結來說,對於您這樣的情況,建議每3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並且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如果有任何新的症狀出現,則應立即就醫。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才能更好地保障您的健康。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膝蓋撞傷後的症狀與治療建議?


醫師您好:車禍撞傷右膝膝蓋,從一開始的不能彎曲,彎曲會痛且像力量無法從膝蓋傳到小腿,若腳平抬無支撐,小腿會直接軟軟的掉下。但右腳打直可以行走,不會痛。1個多月了到現在走路還是一跛一跛,受傷的膝蓋已可有限度的彎曲,但還是無法正常往前抬起小腿,...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1. 膝關節挫傷通常要一兩個月才會復原的 有骨折的話可能要三四個月2. 如果膝關節還會發熱就得冰敷 如果只是關節很緊彎不了的話那可以熱敷3. 多休息 只要做彎曲與伸直 以及四頭肌抬腿的動作 讓肌肉不要委縮4. 可以去復健科做 讓復健師教你做...

膝蓋撞傷後的症狀與治療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鏡檢查:多久該再做一次??


請問醫師本人從國小被診斷出腸躁症到做大腸鏡這段期間也都有因肚子不舒服做過糞便潛血都陰性(從以前到現在肚子都會時好時會刺刺的,補充益生菌後會改善,沒多久又不舒服(排便部分每天吃完東西都會想大便,有時1天2次有時1次),而在14個月前也做了大腸...


林明慧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Hi:您好,30歲男性有腸燥症,14個月前曾做過大腸鏡檢查正常。曾糞便有黏液血絲,糞便潛血檢查陰性。體重無變化。無大腸癌家族史,害怕大腸癌。詢問何時再做大腸鏡檢查。建議追蹤,個人意見要不要做大腸鏡?看有沒有適應症。如果有症狀,經常有腹瀉黏液...

大腸鏡檢查:多久該再做一次?-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定期檢查大腸癌的必要性?


本人今年38歲,職業是需要日夜輪班的工作,2021年2月健檢照過大腸鏡,當時的診斷是痔瘡,清腸狀況良好,無息肉。 去年2024年7月再度健檢,診斷一樣是痔瘡,多處糞便殘留,清腸狀況差。2024/9月已經動過痔瘡手術(LHP雷射痔瘡消溶術),...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需要到門診評估詳細講解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糞便異常與內痔:是否需要重複做大腸鏡檢查??


醫師你好約三年前做過大腸鏡 結果大致正常 只有在乙狀結腸有ㄧ顆約0.5cm的增生性息肉有切除化驗 爲良性另外 有內痣 的問題去年有做了腸鏡 不過只做到約橫結腸處 結果正常 無異樣ㄧ樣有內痣復發今天排便 糞便末端 有ㄧ點黏液血絲 是因內痔原因...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一般建議若無特殊症狀,每三到五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即可,或是每兩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陽性便可以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果真的擔心,健保局也沒有規定不得在多久的期間內重複進行,只要醫師願意就可以做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