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查大腸癌的必要性-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

是否為大腸癌??


本人今年38歲,職業是需要日夜輪班的工作,2021年2月健檢照過大腸鏡,當時的診斷是痔瘡,清腸狀況良好,無息肉。
去年2024年7月再度健檢,診斷一樣是痔瘡,多處糞便殘留,清腸狀況差。
2024/9月已經動過痔瘡手術(LHP雷射痔瘡消溶術),有吃身心科藥物治療失眠(目前吃了8個月慢慢停藥中),吃身心科藥物這段期間常常腹瀉(包含照大腸鏡前三天我也在拉),在狂拉的時候一天可以跑廁所7-8次,放屁次數多,讓我很擔心是不是大腸癌,請問這樣大腸癌的機率高嗎? 我還需要再去照大腸鏡嗎?



漢,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5/03/01

楊智超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需要到門診評估詳細講解



回覆日期:2025/03/01

彙整補充說明


定期檢查大腸癌的必要性不容忽視,尤其是對於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風險因素的人來說。
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早期發現和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癒率。
因此,了解大腸癌的篩檢建議及其重要性,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根據台灣的健保政策,建議40歲以上的成人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並在檢查結果異常時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
對於有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病史者,建議在35歲或更早的年齡開始進行篩檢,並且每五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這是因為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顯著提高。

其次,大腸鏡檢查的優勢在於它不僅能夠檢查大腸內部的情況,還能在檢查過程中即時移除息肉,這些息肉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演變成癌症。
根據研究,約有70%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因此定期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再者,許多人對於大腸鏡檢查存在恐懼感,擔心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或是檢查結果的壓力。
然而,現代醫學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檢查過程通常在麻醉下進行,患者不會感到太多的不適。
此外,檢查的風險相對較低,並且能夠提供寶貴的健康資訊。

對於年輕人來說,雖然大腸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如果有便秘、腹痛、體重減輕等不明原因的症狀,仍然應該及時就醫,並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
特別是對於有家族病史的人,及早篩檢能夠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最後,除了定期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措施。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過量飲酒和戒煙,這些都是降低大腸癌風險的有效方法。

總結來說,定期檢查大腸癌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健康行為,尤其是對於有風險因素的人。
透過定期的篩檢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保護自己的健康。
如果您對於檢查有任何疑慮,建議您儘早到醫療機構進行詳細的評估與諮詢。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腹瀉帶血塊:是否需要再次就診??


兩個月前因為拉肚子拉了一個禮拜沒有好有看醫生。肚子不會痛也沒有發燒就只是一直拉肚子也照了腹部超音波,醫生說只是脹氣比較嚴重,有可能是腸躁症,就開了一些止瀉藥給我吃,但我只有一天跑超過5次廁所才會吃,到這一兩個禮拜都會突然拉肚子一兩天又突然間...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可以到腸胃科檢查一下

腹瀉帶血塊:是否需要再次就診?-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鏡檢查必要性?


兩年前在一次社區健檢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後進一步作大腸鏡檢查,發現一粒小息肉並已除去, 醫生曾要一年後再去作檢,但因為忙且有點怕就沒有再去作大腸鏡,不過這一年來每半年都有再作糞便潛血反應,都正常,平常排便都沒什麼異狀,請問, 需要再去作大腸鏡檢...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candy你好:若有大腸癌家族史,應定期追蹤大腸竟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是一般正常人,則追蹤正常後可隔5年在追蹤。之間每年糞便至少檢查一次。祝早日康復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鏡檢查的必要性與風險?


如上次問題 目前有檢查的是糞便 尿意 抽血 腹部超音波都正常 照過肛門鏡說我是輕微肛裂但我還是非常在意這方面問題 一直都很焦慮還去看了身心科 說我情緒不穩定自律神經失調...因此安排了大腸鏡 但一直很怕自己很倒楣無法接受結果...上網查資料...


蔡安順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您好:大腸鏡檢查有其獨特性,無法由抽血檢查取代。轉移有許多部位,無法由超音波完全排除。在不確定病因之前,不必妄加猜想,必要時就診胃腸科。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蔡安順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外宿生的健康疑慮:大腸直腸癌風險及早期篩檢?


醫生您好 我是外宿生近日有爬過此網站各類文章 受益十分良多但就我自己本身而言 我還是有些問題想請教醫生父親那邊的直系親屬 是大腸直腸癌的危險族群 (我爺爺是直腸癌過世的) (父親現56歲 沒有得)因此 我這兩個月開始開始改善飲食 餐餐配水果...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Ans:首先澄清一個觀念家族中有人得過大腸直腸癌跟遺傳性大腸癌是不同的若是前者則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會提升一倍就是從萬分之三提升到萬分之六所以不需要特別的預防措施後者則是50-80%有興趣可以搜尋HNPCC若是後者則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是...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族中有腸癌病史者的大腸癌風險?


醫生您好,上次提及的問題這兩週已無再發現,可是我詢問家人後發現我阿公的弟弟曾經有過腸癌,但入院治療後已康復,約50幾歲的時候。這樣而言,是我整個家族都會是大腸癌的高風險群嗎?那我有這個症狀的話是不是應該要去做潛血檢查?因為我發現我累計了兩個...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不反對在40歲開始潛血檢查並5~10年一次大腸鏡並積極減重哦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