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自覺有一些動作?
醫師您好:我有一個朋友,他會感覺會有一些無法控制自己的壞習慣,例如:1.時常發出哼哼哼那種類似清痰的聲音(但沒有咳咳出聲,就是氣音的感覺),頻率非常頻繁,但他自己會沒有感覺他剛剛有發出哼哼聲。
2.使用電腦的時候會無意識的就敲滑鼠,滑一滑拿起來敲兩下這樣,或是無意識的手就會按鍵盤。
3.手機要回覆訊息的時候,還再想要打什麼就會先亂按鍵盤再刪掉剛剛亂按的東西。
就是感覺有一些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或是稱之為壞習慣?想詢問醫師這個有辦法治療嗎,請問是要看精神科還是神經科之類的呢..?謝謝醫師
Kiara,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2/08/01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情況,您的朋友似乎有一些無法控制的行為,這可能與某些心理或神經方面的問題有關。
這些行為可能是由於焦慮、壓力或其他情緒因素所引起的,也可能是某種神經性疾病的表現。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和建議:
1. 行為的性質
您提到的行為,包括無意識地發出聲音、敲打滑鼠和鍵盤等,可能屬於「運動性衝動控制障礙」或「重複性行為」。
這些行為有時會被視為「習慣性行為」,但如果這些行為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社交功能,就需要進一步評估。
2. 可能的原因
這些行為可能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 焦慮症:焦慮可能導致一些人出現不自主的動作或聲音,作為應對壓力的方式。
- 妥瑞氏症:這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通常表現為運動性和聲音性抽動。
雖然您的朋友的行為不一定符合妥瑞氏症的診斷,但仍然值得考慮。
- 強迫症:有些人會因為強迫思維而出現重複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是為了減輕焦慮感。
3. 尋求專業幫助
建議您的朋友尋求專業的醫療評估。
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步驟:
- 精神科或神經科就診:這兩個科別都能提供相關的評估和治療。
精神科醫生可以幫助診斷焦慮或強迫症等心理問題,而神經科醫生則可以評估是否存在神經性疾病。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不良行為和思維模式。
- 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鬱藥物來幫助控制症狀。
4. 自我管理技巧
除了專業治療,您的朋友也可以嘗試一些自我管理技巧來減輕症狀:
- 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減少焦慮和壓力。
-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有助於改善整體的心理健康。
- 尋找支持:與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5. 總結
無論是心理還是神經方面的問題,及早尋求專業的幫助都是非常重要的。
透過適當的評估和治療,您的朋友有可能改善這些行為,並提高生活質量。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和您的朋友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進一步的問題,隨時歡迎詢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注意力失調:如何克服拖延和提高學習效率??
醫師您好 我目前23歲 自覺似乎一直有注意力失調的問題?雖然上課也能專心聽老師上課(無聊的課走神則可能會伸展身體、抖腳之類的,只是眼神還在老師身上) 但有時候還是會看一下手機 (而身旁同學都在認真上課,突顯出來我的問題)其實差異比較大的情...
蔡昀霖 醫師回覆-精神科
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病,建議就醫才能判斷.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掌控不住的負面思想:精神科診斷與治療?
醫生你好,其實我不太了解我的問題是如何;只知道我好像也有點注意力不足的症狀便來詢問你。如果有誤的話,先跟你說聲抱歉。小時候我就是個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人,有時候腦袋裡會出現很不正常的想法指使我去做某件事。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讀幼稚園時旁邊...
宋成賢 醫師回覆-精神科
凱軒你好從你的描述中看到你長期以來經驗到強迫意念 以及專注力不佳與不自主動作的困擾建議你可以就近至身心科或是精神科就醫評估是否有妥瑞氏症的問題 或是其他的問題就妥瑞氏症而言合併注意力缺損或是強迫症狀都是常見的情形也可以藉由適當治療得到改善宋...>>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戒掉手機成癮??
醫師您好,我有精神疾病已超過20年了,目前持續服藥回診。我雖然有精神病,但每個人都想往好的方面發展。從上個工作,自107年左右開始,就開始工作並偷偷私下補習考公職。直到約110年左右才停止補習。但考出來的成績始終不理想,分數差超多的!自己有...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林先生,您好:手機成癮是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您可以用以下方式來減少手機的使用:1. 限制上網的時間:有些手機瀏覽器或APP可以設定上網時間的限制,藉由這方式可以限制您上網的時間;或者有的電信業者也有這方面的服務,您可再去了解看看;此外,...>>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媽媽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如何改善??
宋醫師你好,我今年3/29留言給你,我媽媽下次門診是6/27號 姓胡, 之前說她偷錢賭博及說謊,因為有叫讓小生意,有改善一點,但近日她說還是持續說控制不了自己不去那個地方,不著覺的就走到哪裡去,然後把自己的所賺的錢一次花光後又開始為自己找藉...
宋成賢 醫師回覆-精神科
擔心媽媽的網友你好:聽了你的描述,暫時無法判定這行為是否是疾病的一部份,還是有其他原因讓媽媽放不下。很歡迎你或者爸爸陪同媽媽來就診,一起找到可能的原因與討論如何改善自我控制方向。宋醫師 敬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