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如何尋求良好的醫療協助- 牙科診所體驗分享及投訴機制探討-牙科

分享到:

病患如何尋求良好的醫療協助?


吳醫師您好,(12/30)今天晚上去了新竹中央路上的東寧牙醫診所,結果卻讓我內心感到無助與憤怒。
因為左上臼齒補過的地方缺角,產生裂隙,並有些微酸痛,所以想請醫生診斷,醫生說沒事,磨一下不會塞食物就好,正當準備要磨的時候,醫生突然說要照X光,也沒告訴我原因,助理搞不清楚狀況甚至要照我右邊的牙齒,我即時制止;照完後醫生卻說看不出來,不清楚有沒有蛀牙,會酸痛可能是因為智齒的關係;我問醫生能不能先做牙齒檢查,看看有沒有蛀牙,原先醫師不願意,要我預約下星期,表示如果先洗牙會弄髒要修補的左上臼齒,並且他不能專心一次做兩件事情,不過後來醫師還是幫我洗牙了,還主動美白---磨上氟粉?
我擔心的問醫生,這是什麼?
為何要美白?
因為過去的醫生說,我的牙齒凹凸很深,加上飲食習慣,洗完牙齒還是會黃回來!但是東寧醫生說是因為我的嘴型關係,晚上睡覺嘴巴無法閉攏,灰塵造成的!!!我一聽怎麼也不相信有此一說!醫生回應:你不相信我也無可奈何!洗完牙後我的右上臼齒開始感到酸痛,我問醫生是不是蛀牙?
醫生說我看不出來!敷衍地要我預約下星期,我說最少你也看看有沒有問題,我才有預約的必要性嘛!他竟然說他沒有能力解決我的問題,等有症狀再來!我真的很生氣,心理浮現過去的經驗,問醫生說:健保局有規定病不能一次看好的嗎?
沉默凝結整個氣氛。
唉!到底上述的案例,有哪些是有科學根據的正確診療,或無稽之談?
哪裡有相關投訴單位?
或如何了解政策造成醫生的苦衷呢?
請吳醫生解答,非常感謝!



郭小姐,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3/12/30

吳金俊 醫師回覆-牙科

醫事人員經歷: 臺大新竹分院 牙科 主治醫師


郭小姐您好:看了您描述的情況,我想主要是因雙方的溝通上不夠理想造成的,醫師原本判斷是小裂縫,簡單處理既可,但準備處理時,可能擔心裂縫或補過的下方有可能損傷神經,所以才會幫您照X光片。
他的出發點應該是善意的,只是沒有跟您解釋原委,這是醫師需要加強的;而您提到醫師說「洗牙會弄髒要修補的牙齒」,我想可能是怕洗牙時震動損壞原先舊有填補的材料吧。
抱歉!這一點我不能肯定,至於「晚上睡覺嘴巴無法閉攏,灰塵造成的……」;有一說是:張口睡覺,唾液容易乾燥,所以牙菌斑容易陳基於牙齒表面,形成黃褐色牙垢,但這可藉由一般刷牙清除的,不事太困難。
我想,您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十分不高興,老實說我也只能勸您不必太生氣,這樣指晦氣壞自己,科學根據的診療是依據教課書上的各種診療方式、視診、觸診、敲診以及X光和各種儀器的檢查等皆是診斷的依據,投訴單位在哪?
目前各地牙醫師公會或許是一個辦法。
以上說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在此敬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主任吳金俊



回覆日期:2003/12/30

彙整補充說明


郭小姐您好:
感謝您分享您的就醫經驗,從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您對於牙科診療的期待與實際經歷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這樣的情況確實會讓人感到無助與憤怒。
首先,我們來探討您所提到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關於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的溝通問題,這是許多病患在就醫時常遇到的困擾。
醫生在進行診療時,應該清楚地告知病患每一步的原因與目的,這不僅是對病患的尊重,也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礎。
您提到醫生在未解釋的情況下就進行X光檢查,這樣的做法確實缺乏透明度,病患有權利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檢查及治療的必要性。

其次,關於您提到的「洗牙會弄髒要修補的牙齒」的說法,這在某些情況下是有其科學根據的。
洗牙過程中,若牙齒有補牙材料,可能會因為震動或水流影響到補牙的材料,導致其脫落或損壞。
因此,醫生在進行洗牙前應該先評估牙齒的狀況,並與病患討論後續的處理方式。

至於您提到的「嘴型關係」導致牙齒變色的說法,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張嘴睡覺確實會導致口腔乾燥,唾液的減少可能使得牙菌斑更容易形成,進而影響牙齒的顏色。
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飲食習慣、口腔衛生等也會影響牙齒的顏色。

對於您在診療後出現的酸痛感,這可能是因為牙齒本身的問題,或是補牙材料的適應性問題。
醫生應該對此進行詳細的檢查,而不是僅僅告訴您「等有症狀再來」。
這樣的回應不僅讓病患感到不安,也可能延誤了病情的發展。

關於投訴機制,您可以考慮向當地的牙醫師公會或衛生主管機關提出投訴,這些機構通常會對醫療服務的質量進行監督與管理。
此外,許多醫療機構也會設有病患意見反饋的管道,您可以透過這些管道表達您的不滿與建議。

最後,了解政策對醫生的影響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醫療體系的運作常常受到健保政策的影響,醫生在診療時可能會受到時間、資源等多方面的限制,這也可能導致他們在診療過程中的不便與困難。
然而,這並不應該成為醫生不提供良好醫療服務的理由。

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對您有所幫助,並祝您在未來的就醫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醫療體驗。
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詢問。
祝您健康快樂!

搜尋您的醫療問題:

收錄 1,000 位真實台灣醫師、 18 萬篇各種醫療症狀問答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精神科就診該如何有效溝通??


每次去桃療對醫生講事情大都很不錯只是時間很趕醫生有問我一些問題答案我是想好了但是過了一個月再見面時 他大概也忘了吧我模糊了道底我是去拿藥就好了呢還是把心裏的事情說出來呢時間真的是很趕出了醫院後滿足了一兩天但是接下來的呢又該怎麼辨光吃藥就會好...


李政峰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首先歡迎妳的來函.目前一般醫院的精神科門診確實大都有因病患太多以致於診療時間無法太長的情形.針對這個問題,部分醫師有開辦心理治療特別門診.採用約診的方式,固定時間安排單一病患看診.如果妳有需要的話,可以向醫師要求.但是並非每位醫師都有...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學校與醫院間的醫療記錄共享:心理衡鑑報告可被誰檢視??


醫師您好:我高中畢業後有在A醫院精神科看診,並做了A醫院的心理衡鑑(報告有上傳到健保系統上),目前在讀大學(每個月有固定回A醫院看診),想請問:(1.)現在學校請的臨床心理師為我做的心理衡鑑之報告如果有上傳到健保系統上的話,A醫院的精神科醫...


李冠瑩 醫師回覆-精神科
敬啟者您好,從您的來信 可以明顯感受到您的不適和困擾病人隱私有個資法規範,可查詢相關網站,近期疫情又加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將度過新冠病毒急性感染,仍受到長期影響所產生的症狀,定義為「COVID感染後症候群(Post-COVID Co...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協助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療??


您好...我母親似乎有忘想,憂鬱等精神方面問題,但他自己覺得他很好,堅持不願去醫院就醫...請問目前是否有醫師出診或其他機構可提供相關協助呢??


陳文郁 醫師回覆-精神科
小美,你好:你可以到教學醫院精神科,或精神科專科醫院,他們有「社區精神科」,可以詢問協助方式,有些醫師會願意到宅評估。謝謝來信!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查詢精神科醫師回覆信件狀態?


醫師您好:小弟於上個月寄一封信件給您,並請丁醫師回覆於我的電子信箱.請問狀況如何了?還是不予以回覆?小弟電子信箱沒收到丁醫師回覆信.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沒有收到!還是您在這邊發問好了,也是匿名。另外一提,這邊是公共平台,大家都可以看到,增長知識,算是社會公益。私人信件,醫師並沒有義務一定要回信,這是不同的!有時候門診,跟病人問完診,也花了時間做很多說明跟Q&A,最後不需要開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害怕肢體接觸及看醫生的情緒困擾:精神科治療的可能性?


醫生您好,有兩個困擾想要向您諮詢,第一個困擾是我很怕碰觸到別人的身體或被他人碰觸,舉例來說,在公共場合一定會和他人保持安全距離,若別人進入我認為的安全距離,就會渾身不舒服,被碰到更會有抓狂的感覺,接著開始一直去想他接觸我的地方曾碰過什麼東西...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首先要讓您知道,幾乎沒有人是完全沒有心理困擾的。而我們不能接受,甚至排斥自己的某些個性或特別習慣,反而才是我們更痛苦的原因。所以,先不要覺得自己很奇怪,別人好像都不會怎樣怎樣的,其實別人也有他們的問題,只是像您一樣,說不定也不好意思啟齒...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