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燒腹瀉身體腫痛:尋求專業意見-內科

分享到:

持續低燒腹瀉身體腫痛?


今年初開始,身體開始反覆低燒,1,2月時最嚴重,退燒藥完全沒效,身體各處冒出各種紅疹,丘疹,皮膚發癢,頭皮毛囊炎,口腔反覆破,反覆腹瀉,舌苔白長,3月時開始,全身淋巴腫,並且會抽痛,去醫院檢查過很多次均無發現,有看過風濕免疫科,感染科,發炎指數均正常,梅毒愛滋均為陰性,一直都沒有治療,直到現在症狀已經很輕微,但身體依然時好時壞,這情況已經很嚴重影響我的日常,目前的狀況是,依然會反覆發熱,肚子痛,反覆腹瀉,手腳內有硬塊會抽痛,皮膚輕微紅疹,想詢問建議,謝謝



匿名,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4/12/05

林武甫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您的症狀相當複雜,不是網路諮詢可以釐清的,建議還是要到醫院持續就診(感染科或風濕免疫科皆可),才能安排一系列檢查確定診斷喔



回覆日期:2024/12/05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根據您所描述的症狀,包括長期低燒、腹瀉以及身體腫痛,這些都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健康問題。
首先,持續的低燒(體溫在37.2至37.8度之間)可能是身體正在對抗某種感染或炎症反應的表現,而腹瀉則可能與腸道感染、食物不耐受或其他消化系統的問題有關。
身體腫痛則可能是全身性炎症反應的結果,或是某些特定疾病的徵兆。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儘快前往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您可以考慮掛號感染科或風濕免疫科,這兩個科別都能針對您的症狀進行全面的評估。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以下檢查:
1. 血液檢查:這可以幫助評估您的白血球數量、發炎指數(如C反應蛋白CRP)等,這些指標能夠提供有關感染或炎症的線索。

2. 大便檢查:檢查大便樣本可以幫助找出是否有腸道感染、寄生蟲或其他消化系統問題。

3. 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或CT掃描,這可以幫助檢查內臟器官的狀況,排除結構性問題。

4. 內視鏡檢查:如果腹瀉持續且有其他消化不良的症狀,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胃鏡或大腸鏡檢查,以便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

5. 自體免疫疾病檢查:由於您提到身體腫痛,這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醫生可能會進行相關的抗體檢查。

在就診時,請務必詳細告訴醫生您的所有症狀,包括發病的時間、症狀的變化、是否有接觸過病人或旅行史等,這些信息對於診斷非常重要。

此外,您提到的家族病史(如癌症)也應該告訴醫生,因為某些疾病可能有遺傳傾向,這可能會影響到診斷和治療的方向。

最後,持續的低燒和腹瀉可能會導致脫水,因此在就醫之前,請確保您有足夠的水分攝取,並儘量保持清淡飲食,避免油膩和刺激性食物。
希望您能儘快就醫,找到病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白血球過高、持續低燒與長期腹瀉:是否需進行全身檢查??


醫生您好,請問我最近去驗血常規發現白血球過高12000,最近量體溫發現,每天體溫早上剛醒36.8左右,接著一整天慢慢升高,會平均在37.5~37.8度,然後持續腹瀉已經一個月,請問我是否需要去大醫院做全身檢查。


洪元斌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依據您的症狀確實需要到腸胃科或是家庭醫學科求診做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腸胃道感染或是內分泌問題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長期腹瀉及發燒原因不明?


從5/23開始,我就會拉肚子,肚子痛,5/23的時候拉了三次,然後5/24是只有肚子痛和想拉的感覺,並沒有拉,5/25跟5/23的時候一樣。5/26的早上我拉了兩次以後,整天再也沒有肚子痛跟拉肚子,但是晚上又發燒,發燒的原因我不太確定是不是...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姐您好有點腸胃炎現象,建議到門診就醫,並控制清淡飲食。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體溫持續偏高:家醫科門診下的持續低燒問題與家族病史的關係?


醫師您好,我以往的體溫都是在36~36.5左右,除了感冒很少超過37度。今年4/7號星期四下午開始頭痛,吃了止痛藥有好轉可是隔天依舊持續疼痛,再吃止痛藥後作用時間不到3小時又發作,便去診所掛號,當時腋溫為37度,因為沒有其他症狀所以醫師開了...


廖曜磐 醫師回覆-家醫科
妳好若一直有體溫異常偏高, 仍建議至醫院請醫師親自診察予以評估可先請感染科醫師協助彰化醫院 關心妳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腹瀉、嘔吐與全身不適:可能是病毒感染??


醫師您好1.自早晨開始就有腹瀉的狀況一直到中午已經有4.5次左右2.嘔吐了3回(只喝一口水+約100c.c牛奶)3.腰酸.小腿酸痛.全身無力4.曾至診所就醫,醫師說是病毒感染5.發燒到37.2度請問一下根據我的病狀我是生什麼病


蔡宗龍 醫師回覆-內科
回覆:您好根據你的症狀,的確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但仍然要看腹瀉前的問題及症狀,若是不潔食物引起則是病毒,否則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滲透壓問題,若病情嚴重則可能是細菌,另外,抗生素也會引起腹瀉,所以可能要請你的醫師仔細判斷了。內科蔡宗龍醫師敬覆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