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失養症?
請問,得到肌失養症的10歲小男孩,沒有治療成功的機率嗎?或者我们要如何不讓它惡化下去,請幫幫我们
嘉琪,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4/07/24
簡穎秀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請配合醫師的回診追蹤及復健治療請參考說明遺傳疾病諮詢窗口(http://www.genetic-counseling.com.tw)疾病介紹中”裘馨氏/貝克型肌肉萎縮症”
回覆日期:2004/07/24
彙整補充說明
肌失養症(Muscle wasting syndrome)是一種以肌肉質量減少為特徵的疾病,對於10歲的小男孩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和日常生活。
首先,肌失養症的治療和預防方法需要根據具體的病因來制定,因為肌失養症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性疾病、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等。
對於這位10歲的小男孩,首先需要確定肌失養症的具體類型和原因。
這通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包括血液檢查、肌肉酵素檢測、肌電圖、核磁共振(MRI)和肌肉切片等。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肌肉的健康狀況,並確定是否存在特定的遺傳性肌肉疾病,如杜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或貝克肌肉萎縮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一旦確定了病因,治療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物理治療與復健:物理治療是改善肌肉功能和力量的重要方法。
透過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設計的運動計畫,可以幫助小男孩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運動能力,並減少肌肉萎縮的速度。
2. 營養支持:確保小男孩攝取足夠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
均衡的飲食應包括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支持肌肉的生長和修復。
若有需要,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營養補充品。
3. 藥物治療:根據病因,醫生可能會開立某些藥物來幫助控制病情。
例如,類固醇(如Prednisone)在某些肌肉萎縮症中可以減緩病情進展,改善肌肉力量。
4. 定期追蹤與評估:定期回診和評估病情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並根據小男孩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治療。
至於治療成功的機率,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病因的明確性、早期診斷和治療的及時性等。
某些類型的肌失養症,如遺傳性肌肉疾病,可能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減緩病情的進展,改善生活質量。
最後,對於家長來說,了解病情、積極參與治療過程、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若有任何疑問或擔憂,建議及時與醫生討論,尋求專業的建議和支持。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您有所幫助,並祝福小男孩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如何治療先天性肌病?媽媽的困擾與求救信?
親愛的林醫師您:兒子95年做肌肉切片,醫師告訴細胞比較小,黑色部比較淡,僅告知不能做激烈運動,因為兒子近日來一直摔倒,而回診告知肌力退步,我這個做媽媽不知怎麼辦?這個倒底有什麼藥可以治療,一直吃奎寧、斯.樂.....等,現在夏天肌肉痛有時候...
林思偕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得先確定您小朋友是否為肌肉病變。從您的E-mail不大能了解您小朋友之病情。 可否再描述仔細一些:1.發病年齡, 目前多大, 生長發育里程碑正常否?2.有否作過其他檢查如血液中的肌肉酵素CPK,或MRI照相。「黑色部較淡 」是否是MRI之發...>>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病史、預防及治療方法?
醫師您好:我從小在台大、榮總就被醫生認為是肌肉萎縮症,至於是哪一種的我卻不清楚。我本身肌肉並非完全無力,只是肌肉的持久力不夠,其實行走、跑、跳都無大礙,只是外觀看起來很瘦、心律不整、氣管不好、脊椎無法前傾彎曲、手軸無法完全伸直、筋緊..等這...
林光麟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phy 是性聯遺傳的方式,目前並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詳細病情可門診 林口院區神經內科 羅榮昇 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治療進行性肌肉委縮的方法及 Prednisone 5mg SHIONOGI 藥物介紹?
小兒今年三歲半,於去年經診斷為”進行性肌肉委縮”,不知現今有否較積極的治療方法?小兒神經科開了”Prednisoione 5mg SHIONOGI”葯,請問此葯是治什麼?有何副作用?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已確立診斷了嗎?對運動神經元疾病,目前FDA是有葯物可用,請連絡台北榮總蔡清標醫師,或上網www.mnda.org.tw可找到更多的資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肌肉流失與下肢無力的解決方法?
Dear醫生:您好,1.本人今年46歲,18歲那年,因脊髓炎病變生病臥床,半年多後漸漸恢復,至能持單手杖,去唸書上學,工作上班、上下樓梯,雖行動較慢一點,但比別人幸運,終能自己儘能依靠自己獨立生活。2.老天垂憐,就這樣過了20幾年人生歲月。...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您提到的問題許多都在研究階段,建議可以找醫學中心(長庚,榮總,新光,台大...等)的“神經肌肉科”的老師們進行討論分析。因為有些藥物並不是健保的規範條件。至於,肌肉訓練部分,建議可以找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規劃復健課程。被動的EMS通...>>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