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關節液的疑問?
症狀:醫師你好我有痛風病史!請問痛風抽關節液檢驗有無結晶一.是不是在痛風急性發作(紅腫)時才抽得到結晶,平日正常時完全沒有機會呢?二.請問抽關節液是否有身體部位的限制(比如是腳踝.膝蓋.大拇指關節之類的地方)?如果是痛在腳底板究竟是無法抽.還是很難抽?還是抽到也驗不到結晶?三.請問醫師究竟在什麼樣的狀況.情形.條件下才比較適合抽關節液驗有無結晶?謝謝持續時間:我的病史有四年了!大約半年發作一次!也有一個月2次的紀錄,多發生在腳部補充說明:家父也有痛風
馬丁,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5/08/22
曾國森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1.高血酸會造成關節結晶形成,平時就抽得到急性期是可看到白血球呑噬結晶.兩者不同.2.愈大的關節愈容易抽到,腳底板就抽不到了.3.急性發作時是抽的最適合時機。
內科曾國森醫師敬覆
回覆日期:2005/08/22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讓我們逐一解析痛風患者在關節液抽檢方面的相關知識。
一、關節液檢驗與結晶的關係
痛風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結晶在關節內沉積,進而引發急性關節炎。
關於您提到的在痛風急性發作時才抽得到結晶的問題,事實上,雖然在急性發作期間(如關節紅腫、劇痛時)抽取的關節液中更容易發現尿酸結晶,但在非急性發作期間,若關節液中仍有尿酸結晶的存在,理論上也是可以檢測到的。
不過,非急性期的關節液中結晶的數量通常較少,因此檢測的難度會增加。
二、抽關節液的部位限制
關於抽取關節液的部位,通常是針對較大的關節進行,例如膝關節、踝關節或是大拇指關節等。
這些部位的關節液相對較多,抽取的成功率也較高。
至於腳底板,由於其結構較為複雜且關節液較少,因此抽取關節液的難度會增加,通常不會選擇這個部位進行抽液檢查。
如果您感到腳底板疼痛,可能需要考慮其他原因,如筋膜炎或其他軟組織問題,而不僅僅是痛風。
三、適合抽關節液的情況
醫師通常會在以下情況下考慮抽取關節液進行檢查:
1. 急性關節炎發作:當患者出現明顯的關節紅腫、熱痛等急性症狀時,這是最適合進行關節液檢查的時機。
2. 症狀不明確:如果患者的症狀不典型,無法確定是否為痛風或其他類型的關節炎,則可考慮抽取關節液以進行進一步檢查。
3. 持續性關節疼痛:若患者有持續的關節疼痛,且其他檢查無法確定原因,則可能需要進行關節液檢查。
總結
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時抽取關節液檢查結晶的成功率較高,但在非急性期也有可能檢測到結晶。
抽取關節液的部位通常選擇較大的關節,腳底板的抽取難度較大。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及臨床檢查結果來決定是否進行關節液抽取。
若您有持續的關節疼痛或其他不適,建議儘早就醫,讓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與檢查,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與建議。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您有所幫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抽取膝蓋積水是否需要打麻痺藥?:骨科常見問題解答?
請問抽取膝蓋積水是否需要打痲醉藥?謝謝回覆!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通常不須要打麻醉針,打麻醉針要刺三、四針,抽關節液如果很準的話一針就可以抽得到的。抽取膝蓋積水是否需要打麻痺藥?:骨科常見問題解答-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骨科醫師建議:如何進行精確的關節液檢驗??
還是有問題上一次我問你們骨科醫師 他居然說你們本醫院沒有精密儀器可以做關節液檢驗還叫我要去什麼醫學中心作鑑定??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關節液檢查可以查裡頭的尿酸值,也可以請風溼科醫師直接做顯微鏡檢查,看看有沒有尿酸的結晶,另外也可以做關節鏡檢查,在鏡可能會看到尿酸的結莖體。 骨科醫師建議:如何進行精確的關節液檢驗?-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痛風疑慮?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服藥及手術治療??
請問醫師大人:我有尿酸偏高的現象(2年前曾達10.2,3個月前8.7,目前8.8),血壓有時正常有時偏高(不常量),足趾有時會疼痛,但沒有紅腫的現象,日前在某醫院就診,醫師說是”未明示型痛風”,然後開了30日份的藥量(Colchicine ...
柳鴻祥 醫師回覆-內科
痛風是因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內,造成急性關節炎,而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也就越高。其症狀常是單一關節的發作只紅腫熱痛表現。第一、二天症狀最厲害,之後腫痛慢慢會好,大腳趾是最常發生的,痛風的症狀典型,合併高尿酸且以秋水仙素治療有效,則可以不作關...痛風疑慮?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服藥及手術治療?-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控制值及回診頻率建議?
高醫師您好,想請問您關於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尿酸的控制需要在多少數值左右?大概要多久回診一次抽血? 需要固定吃藥嗎?
高堅凱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感謝提問。我的回答如下,1.在討論治療方式前,要先確定痛風的診斷。診斷需要尿酸值過高加上關節炎,或關節炎經抽取關節液後確定關節液中含有尿酸結晶,我們才會診斷痛風。2.如果沒有痛風石,我們會將尿酸值控制在6mg/dL以下;如果有痛風石,...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控制值及回診頻率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