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不足:原因、處理與飲食建議-內科

分享到:

白蛋白不足?


醫生您好:媽媽日前發生腳部水腫.經驗血報告發現白蛋白不足.數值為2.8.正常為3.8至5.4.媽媽同時有糖尿病及服用高血壓的藥物.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又該如何處理?平時該如何攝取食物?有需要打白蛋白嗎?請您說明謝謝



皮仙,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6/11/14

陳清彬 醫師回覆-內科


皮仙您好:引起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良、肝硬化、腎臟病、都有可能引起。
最好到醫院詳細檢查治療。



回覆日期:2006/11/14

彙整補充說明


白蛋白不足的情況,醫學上稱為低白蛋白血症,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
根據您提供的資訊,您的媽媽有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慢性疾病可能會影響她的整體健康狀況,進而導致白蛋白的不足。
白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重要蛋白質,主要功能包括維持血液的膠體滲透壓、運輸各種物質(如藥物、荷爾蒙、脂肪酸等),以及在身體的免疫反應中扮演角色。


可能的原因
1. 營養不良:如果媽媽的飲食中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可能會導致白蛋白合成不足。

2. 肝臟疾病:肝臟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器官,若有肝臟功能不全或肝硬化,則會影響白蛋白的生成。

3. 腎臟疾病:腎臟問題可能導致蛋白質流失,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下降。

4. 慢性炎症或感染:這些情況可能導致白蛋白的消耗增加。


處理建議
1. 醫療檢查:建議帶媽媽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特別是肝功能和腎功能的評估,以確定低白蛋白的具體原因。

2. 飲食調整: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取,如瘦肉、魚、蛋、豆類等,這些食物能幫助提高白蛋白的合成。

3.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持續監控血糖和血壓,遵循醫生的建議,這對於整體健康和白蛋白的水平也非常重要。


飲食建議
- 高蛋白食物:如雞肉、魚、豆腐、豆類、乳製品等,這些食物能提供身體所需的氨基酸,促進白蛋白的合成。

- 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這對於身體的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 避免過量的鹽分:因為水腫的情況,應該限制鈉的攝取,以減少水腫的發生。


是否需要打白蛋白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靜脈注射白蛋白,特別是當白蛋白水平極低且伴隨著嚴重的水腫或其他併發症時。
不過,這通常是根據具體的臨床情況來決定的,建議您與主治醫師討論這個選項。

總之,白蛋白不足的情況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建議您儘快帶媽媽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與評估,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
希望您的媽媽能早日康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肝癌初期治療:電燒或開刀?風險評估及治療選擇探討?


陳醫師你好,家父是B型肝炎帶原,也有膽結石,上個月在亞東做核磁共振檢查出肝靜脈有1CM的腫瘤,由於位置靠近血管,不適合用電燒治療,所以建議家父開刀治療。家父與我們討論後決定換家醫院聽其他醫生的說法與治療方法,我們先去慈濟,慈濟的醫生也說如果...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姐您好可到台大外科黃凱文醫師討論(自費)新型治療。彰化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陳詩典

肝癌初期治療:電燒或開刀?風險評估及治療選擇探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尿液肌酸酐高了,會有哪些健康問題?正常值是多少??


蔡醫師你好我有去泌尿科抽血檢查發現"尿液肌酸酐指數為28.2mg/dL"醫生說水喝太少排毒功能差,這會導致什麼問題發生正常值是多少?謝謝


蔡卓榮 醫師回覆-泌尿科
抽血的報告應該是血清肌酸酐濃度, 正常值因實驗室而略有差異, 本院正常值為0.700~1.200 mg/dL. 您所說的尿液肌酸酐應該並非抽血的報告, 建議至腎臟內科門診諮詢

尿液肌酸酐高了,會有哪些健康問題?正常值是多少?-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肝癌、肝硬化、黃疸、腹水患者如何從飲食中補充蛋白質??


營養師你好:經電腦斷層攝影發現3顆肝腫瘤、肝硬化、黃疸、腹水、腎功能達低標,飲食已非常注意但腹水很快漲起,抽腹水後有打白蛋白,請問如何從飲食中補充蛋白質是要高、低蛋白、亞培安素、三多低蛋白或高蛋白可吃嗎?飲食還有那些要補充及注意的。祝福你平...


黃淑俐 醫師回覆-營養教室
小曼:您好!很抱歉不太明瞭“低標”的意思,一般而言,腹水的飲食原則,是控制飲食中的含鈉量,請先遵從“減鹽技巧”〈請上食品資訊網→營養與健康→健康飲食→減鹽技巧〉,再依疾病嚴重程度與臨床實際情況,限制飲食中含鈉量500mg~2000mg不等。...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預防和管理蛋白尿?從飲食、運動到生活習慣全攻略?


我今年健康檢查, 蛋白尿數據異常, 請問在日常生活飲食運動方面應如何配合?


黃耀宣 醫師回覆-內科
日常生活方面,不抽菸喝酒,不熬夜;飲食方面,限制鹽分,蛋白質勿攝取過量,勿暴飲暴食(若有糖尿病或高血脂,高尿酸,慢性腎臟病,則也要針對這些做飲食修正);運動則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游泳),若體態較胖則要減輕體重;平時要注意血壓,...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