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小女23歲,五個月前車禍,至今昏迷,插鼻胃管.氣切(不需呼吸器.潮濕瓶--,可自己呼吸,ㄧ切還算健康)且最近眼球.手.腳都稍微自己會動.幾乎就要醒的樣子.想請問1.氣切在何情狀可開始訓練拔去2.她148Cm,45.6Kg,目前住護理之家,最近痰較黃稠不很好咳出.除了吃醫師的化痰藥.請問一天需管灌多少液體(含亞培管灌安素) 對化痰才會有幫助(又不過量)?
阿明,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7/03/05
莊子儀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1.氣切拔除訓練之條件:意識清醒且有咳痰能力,拔除訓練之方法:將氣切管用塞子塞住,觀察24小時以上是否會咳痰或呼吸困難。
2.BW 45.6kg,沒有特別生理需求的話給予1400ml~1500ml(含管灌飲食即可)。
回覆日期:2007/03/05
彙整補充說明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首先我們來探討氣切拔除的相關條件及液體管理的建議。
1. 氣切拔除的訓練條件
氣切拔除的訓練通常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 意識清醒:病人需要有足夠的意識狀態,能夠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這是確認病人能夠自主呼吸的基本前提。
- 咳痰能力:病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咳痰能力,能夠有效地將氣道中的分泌物咳出,這對於防止呼吸道阻塞至關重要。
- 無呼吸困難:在拔除氣切管的過程中,病人不應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這需要在醫療人員的監測下進行。
- 穩定的生命徵象:如心跳、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需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在進行拔除訓練時,醫師通常會將氣切管用塞子封住,觀察病人在24小時內的反應,若無明顯不適或呼吸困難,則可考慮進一步的拔管。
2. 液體管理的建議
針對液體的管灌量,根據病人的體重(45.6公斤),一般建議的液體攝取量為每日1400ml至1500ml。
這個數量應該包含所有的液體來源,包括亞培管灌安素等營養液。
液體的攝取不僅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還能幫助稀釋痰液,促進其排出。
在液體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監測尿量:確保病人的尿量正常,這是評估腎功能及液體平衡的重要指標。
- 觀察痰液性質:若痰液仍然偏黃且黏稠,可能需要考慮增加液體攝取量,或是調整化痰藥物的使用。
- 避免過量:過量的液體攝取可能導致水腫或心臟負擔,因此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補充說明
在氣切病人的護理中,保持良好的呼吸道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因為氣切而無法透過鼻腔調節吸入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這可能導致呼吸道乾燥,進而影響痰液的排出。
因此,使用蒸氣機或加裝人工鼻可以幫助改善呼吸道的濕度,減少痰液的黏稠度。
此外,對於昏迷病人,定期的物理治療和護理也非常重要,這不僅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減少因長期臥床而產生的併發症。
總之,針對這位23歲的病人,建議在醫療團隊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氣切拔除訓練及液體管理,並持續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隨時調整護理計畫。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裝頭蓋骨手術的風險與後遺症?
我去年2月出車禍 右前額頭骨有粉碎 過一個月後 因為要出院醫生說要裝回頭蓋骨在出院 就同意開刀裝人工頭蓋骨 開刀的時候發現我腦有發炎所以醫生只有處理發炎就沒把頭蓋骨裝上去 在醫院只有打2天抗生素 沒做任何檢查 之後我家人很不放心就把我轉院到...
丁賢偉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您好:本來術後是在手術室醒,恢復室主要是觀察清醒之後病人的情況,所以在手術室醒是正常的,人工頭骨手術最擔心的就是感染,其他的危險性與普通手術相差不大。沒有任何一個手術會保證沒有危險,但是人工頭骨手術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算是低危險的手術與您跌倒之...裝頭蓋骨手術的風險與後遺症-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氣切手術風險與後續照顧問題探討?
家母(85歲)因長期臥床意識模糊,以鼻胃管進食。最近因肺部積痰送入加護病房,插管幫助呼吸,拔除後因心跳一直在100~140、血壓135/65左右,醫生建議作氣切手術,請問:1.手術危險性如何?2.手術後是否必須依賴呼吸器?3.手術後是否會更...
蔡富順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1.手術的危險性要依當時的狀況做評估,無法依書面敘述做一判斷。2.是否依賴呼吸器,也是需依當時情況而定!3.依照養護中心的規定,如不能照顧氣切病患,可轉至呼吸照護機構。4.轉院與否還是得與主治醫師商量,且轉院過程本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可...氣切手術風險與後續照顧問題探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氣切管痰乾:需開刀房手術嗎??
周醫生您好問題背景:65歲媽媽已裝了氣切管,一個月左右需要整組更換,C醫院耳鼻喉科會診之後,內視鏡看到氣管內有痰乾,無法順利更換,原先C醫院建議病人回到A醫院處置,如果在C醫院的話,就需要進進開刀房並且麻醉,醫生說手術有生命危險以及二次中風...
周梓光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提問的問題涉及病人實際狀況、醫院現有設備,需臨床實際評估,仍請與原醫師討論後續處置方案。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爸爸在加護病房插管中的挑戰:氣切與生活品質?
醫師您好家父在3月初時因身體不適至急診,那時是因為泌尿道感染(照了胸部X光、電腦斷層)導致發燒敗血症(白血球2萬6),住院一星期之後出院,但是在住院期間爸爸不斷咳嗽也覺得喘,當時醫生並沒有很專注所以錯過黃金治療期,結果出院1星期之後又再度住...
黃伊文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Dear 載小姐: 短期間無法脫離呼吸器 當然建議做氣切 就如我們自己一直含著一個筷子在嘴巴是很不舒服的做完氣切仍然可以訓練脫離呼吸器 如真的無法脫離 目前也有攜帶式的 還是可以行動不一定是臥床 除非病情不允許活動 那也有第四階的居家...>>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