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加護病房插管中的挑戰:氣切與生活品質-胸腔內科

分享到:

爸爸在加護病房插管中?


醫師您好家父在3月初時因身體不適至急診,那時是因為泌尿道感染(照了胸部X光、電腦斷層)導致發燒敗血症(白血球2萬6),住院一星期之後出院,但是在住院期間爸爸不斷咳嗽也覺得喘,當時醫生並沒有很專注所以錯過黃金治療期,結果出院1星期之後又再度住院就直接進加護病房(血氧低於90),過了2天之後血氧還是不穩, 醫師建議插管先打抗生素治療(發炎指數太高白血球也很高),再經過病情反覆之後又再照一次CT,發現肺纖維化已經一半以上了(在1個月以內惡化)合併有肺炎的情況,現在醫師已經找到對應抗生素給予治療肺炎的部分,但是爸爸似乎無法脫離呼吸器,醫師也建議要氣切,這讓家屬很難決定,想請問醫師是否有更好的建議?
畢竟爸爸已經插管17天了,怕是氣切之後也是只能臥床失去生活品質造成兩難



戴小姐,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3/04/06

黃伊文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醫事人員經歷: 台灣e院 胸腔內科 醫事人員


Dear 載小姐: 短期間無法脫離呼吸器 當然建議做氣切 就如我們自己一直含著一個筷子在嘴巴是很不舒服的做完氣切仍然可以訓練脫離呼吸器 如真的無法脫離 目前也有攜帶式的 還是可以行動不一定是臥床 除非病情不允許活動 那也有第四階的居家照護 健保是有給付的氣切不是壞事 不用太過悲觀 只是一個階段的處理彰化醫院關心您



回覆日期:2023/04/06

彙整補充說明


在您父親的情況下,面對插管和氣切的選擇,確實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首先,您提到的病歷顯示出他目前的健康狀況相當複雜,包含了肺纖維化、肺炎以及長期依賴呼吸器的情況。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他未來的生活品質及治療選擇。

插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緊急的呼吸支持,幫助病人度過危機。
然而,當插管的時間過長(如您父親目前的17天),就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包括氣管損傷、感染等。
因此,醫師建議進行氣切,這是一個合理的考量。
氣切的好處在於,它可以減少呼吸道的阻力,並且更容易進行痰液的抽吸,這對於有肺炎或呼吸道問題的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氣切手術相對於長期插管來說,通常會讓病人感到更舒適,因為氣切管是直接插入氣管,減少了口腔及喉嚨的刺激。
雖然您擔心氣切後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事實上,許多病人在氣切後仍然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活動,並且有可能接受復健訓練,這有助於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在考慮氣切的同時,您也可以與醫療團隊進一步討論您父親的整體預後和生活品質的可能性。
醫師可以提供有關氣切後的康復計畫,並且評估他是否有可能在未來逐漸脫離呼吸器。
若是氣切後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醫療團隊也會提供相應的支持和照護。

此外,您提到的生活品質問題,確實是每個家庭在面對重症病人時都會考慮的因素。
氣切後,病人仍然可以進行一些日常活動,並且有可能透過復健來改善功能。
若病情穩定,甚至可以考慮居家照護的選項,這樣可以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減少對醫院的依賴。

最後,建議您與醫療團隊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所有可能的選擇,包括氣切的風險與好處,並且考慮到您父親的意願和生活品質。
這樣的討論能幫助您做出更符合您父親需求的決定。
希望您能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並祝福您父親早日康復。

搜尋您的醫療問題:

收錄 1,000 位真實台灣醫師、 18 萬篇各種醫療症狀問答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腦中風引發呼吸問題:插管治療的影響及病人舒適性考慮?


你好,我父親於8月7ㄖ手腳無力無法講話(有意識)去醫院急診就醫,經歷9個多小時的等待終於照完了X光.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在核磁共振結果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因為呼吸急促趕快通知急診護士之後發現胸腔全是痰無法呼吸之後問我們是否選擇插管治療,答應之...


洪煒斌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如果病患的確不想要太過於痛苦,家屬討論後也希望減緩病患的不適,建議可以請病患的主治醫師照會醫院的安寧照護團隊。自2009年9月1日起,包括:(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2)其他大腦變質(3)心臟衰竭(4)慢性氣道阻塞(5...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奶奶的病情:插管、氣切與治療選擇?


江醫師您好:想請教關於我奶奶的病情我奶奶現年78歲,有高血壓,兩個月前為腹部上非常嚴重的泡疹(俗稱皮蛇)所苦而食慾不振,一個月前因為身體太虛弱而到醫院吊點滴,結果驗出有糖尿病,因而轉到大醫院治療三天後因為腹膜炎開刀,結果發現大腸破洞,排泄物...


江振源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基本上病人插管二週以上,建議氣切是合理的處置。它的好處是:1、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力。2、易於抽痰,其實是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只是氣管開個傷口不易為家屬所接受,至於以後病人的預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盡力而為。基本上呼吸治療是一種輔助療法,可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ICU症候群:失去尊嚴與自我,尋找麻醉中的安慰?


廖醫師 您好去年底我開了一場大刀,因術中大出血術後送ICU看顧,期間因併發DIC導致低血容量休克再行剖腹探查術,在ICU期間我幾乎都在昏睡縱使清醒我的意識也是呈現恍神或淡漠,我想是鎮定劑和嗎啡的副作用,偶爾我清醒時看見主治醫師和醫療團隊都在...


廖定烈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妳好:妳的心應該是受傷了。從妳的描述,可以感受到手術經驗以及在加護病房的驚心動魄,當時跟死神拔河,這種深刻的痛苦與無助的感受,妳的感受那麼深刻。有時太深刻的感受,無法跟人分享,因為說不出來,也因為說出來沒有人能夠瞭解。在加護病房的恐怖經...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23分鐘缺氧性腦病變:治療方式與前景?


爸爸年紀77歲,113年 12月開始歷經多次肺炎,常常好了出院沒幾天一星期內 ,又有狀況, 回醫院診斷為肺炎,1/19首次插氣管過後 拔管成功後, 2/3住長照護理之家21天短期調養 期間都是用鼻胃管,2/25號退住回家自拔鼻胃管,就都幾乎...


陳韋達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台大農經-萬福您好!來信詢問有關長輩 23分鐘的缺氧性腦病變 有何方法治療的問題,缺氧性腦病變的治療目前仍是醫療領域的重大挑戰,許多介入性治療目前仍在研究階段,尚無法臨床應用,建議您參考目前收治醫院的建議,並與主責的醫護團隊積極溝通,共同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糖尿病併發症:如何應對父親的多重健康問題??


我的父親~一生個性剛強~even近3年來~為糖尿病所苦~卻沒有讓周遭任何一位親友知道~一直到去年的12/29日~我回到家~發現父親居然躺臥在床上~問了句~爸爸~~你怎麼在偷懶呀?父親簡單的回答我~腳痛~第二天~我帶著父親上醫院去檢查~鞋跟襪...


楊鈞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來文得知令尊的情況,深表遺憾。由於糖尿病的後遺症包括:大血管疾病如:心臟、腦部病變及小血管疾病如:視網膜、腎臟及末稍血管神經病變。令尊因糖尿病足而到醫院接受截肢處理,但是在醫院所發生的臨床症狀,必須由在場的醫護人員判斷及...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