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機轉?
請教醫師,想瞭解情緒的生理機轉模式和放鬆的方式。
可否深入簡出的解釋?
感恩及祝福!
小鈴,50~5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0/01/24
王崇仁 醫師回覆-精神科
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王崇仁醫師 敬覆:您好:現代心身醫學認為情緒是個體之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交互作用之結果,因此分別發展出許多理論模式以解釋人類面對壓力時身與心之間的互動關係。
簡而言之,每個人都有其體質弱點與早期失落經驗,並發展出獨特的人格與適應或防衛機轉,當人面對外在或內在的壓力來源,大腦會評估其威脅性而經由腦皮質-邊緣系統-下視丘-腎上腺髓質部之軸線引發自律神經,內分泌與免疫力等生理變化及相關的血壓、呼吸、體溫、心跳及荷爾蒙(如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等身體變化,若對壓力有不當的認知就會引發不當的身心防衛及情緒反應,並產生身體器官的相關反應或症狀。
例如有人因家人血壓高而中風,當發現自己血壓高就認為自己有高血壓甚至會中風而到處求醫。
此即不當的認知引起過度焦慮、慮病及不當求醫行為。
針對以上的身心模式,而對壓力的放鬆方式有:
1、集中注意力(除妄念):如靜坐、瑜咖、太極拳等。
2、腹式呼吸:用橫膈膜呼吸,呼吸放慢放長。
3、全身肌肉放鬆:肌肉放鬆法。
4、管理壓力:主動管理自我覺察生活中壓力來源及種類、次數及自己的認知,情緒與行為是否不當,生活作息及工作要預做規劃管理減少不確定性及壓力來源。
5、健康的壓力調適:找人傾訴、運動、健康休閒或社交活動、宗教信仰。
6、求助醫療(藥物或心理治療)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祝您身體健康˙平安順心﹗
回覆日期:2010/01/24
彙整補充說明
情緒的生理機轉是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生理系統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
當我們面對壓力或情緒刺激時,身體會啟動一系列反應,這些反應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階段。
首先,當我們感受到威脅或壓力時,大腦的邊緣系統(特別是杏仁核)會被激活,這是情緒反應的中心。
杏仁核會釋放神經傳導物質,促使身體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
這時,腦下垂體會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進一步刺激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這些激素會引發一系列生理變化,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等,這些都是為了讓身體準備應對壓力。
然而,長期的情緒壓力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可能導致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因此,學會放鬆和管理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放鬆的方式有很多,以下是幾種有效的方法:
1. 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放鬆技巧。
當你感到焦慮或緊張時,試著慢慢吸氣,讓腹部膨脹,然後緩緩呼氣。
這樣可以幫助降低心率,減少焦慮感。
2. 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練習,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會不對情緒做出反應。
透過專注於呼吸或身體感受,你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
3. 運動:運動能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自然的「快樂荷爾蒙」,能有效改善情緒。
即使是簡單的散步或瑜伽也能幫助放鬆身心。
4. 良好的睡眠:睡眠對情緒的調節至關重要。
確保每天獲得足夠的高質量睡眠,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壓力和情緒波動。
5. 社交支持:與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能有效減輕情緒壓力。
社交互動能增強情感連結,讓你感到被支持和理解。
6. 藝術療法:透過繪畫、音樂或寫作等藝術形式表達情感,可以幫助釋放內心的壓力,促進情緒的健康發展。
7. 專業諮詢:如果情緒問題持續影響生活,尋求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評估和治療方案,幫助你更好地管理情緒。
總之,情緒的生理機轉涉及多個系統的協調運作,而學會有效的放鬆技巧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你有所幫助,讓你在情緒管理上更得心應手。
祝福你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心悸、手無力、手抖:可能與小腦有關??
您好近兩三週會偶發心悸、手的肩部酸痛與無力、喉嚨異物感和類似暈眩的情況(突然放空一兩秒,視線變比較模糊)過後會陷入昏沉沒辦法好好思考的情形。而近兩三天心悸和這種像是暈眩的情況變頻繁,更加上心跳加快、輕微手抖(持物時和靜止時都會,覺得比以前更...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可能是和小腦無關測甲狀腺看看但比較像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吃點調整藥物即可別擔心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心悸、手無力、手抖:可能與小腦有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腦多巴胺體內平衡:快樂與痛苦的蹺蹺板效應??
您好。請教一下醫生網路上看到以下醫學文章。讓我出現很多問題。這是指我們只要做快樂的事情體內平衡就會讓我們往心情低落那邊跑嗎。這不就是我們不能一直快樂嗎。這個問題現在讓我有點害怕。這邏輯真的覺得很奇怪。所以我們不能做自己快樂的事情嗎。快樂的事...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 你好:這篇文章我看起來主要是在解釋成癮的機轉, 不宜斷章取義過度引用在不會成癮的活動上。吳恩亮醫師大腦多巴胺體內平衡:快樂與痛苦的蹺蹺板效應?-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情緒波動大:精神科醫師如何幫助你??
醫師您好u-u一年前開始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心情幾乎沒有好過一天,起初只是感受到壓力和打擊而難過和低落。一直到了現在,我的情緒開始時好時壞了。最近幾個禮拜(再前幾個禮拜的狀態怎樣我已經不記得了qq)我常常感到像地獄般的絕望和低落甚至喘不過氣...
郭佳倫 醫師回覆-精神科
"情緒起伏,睡眠或食慾變化,是一般人常見的經驗,跟壓力、賀爾蒙變化(如女性月經週期)等因素相關。如果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如持續的專注度差已影響工作或學業,則建議就醫請專業團隊評估。"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情緒不穩:過度換氣、焦慮、易怒、自傷及想自殺?
邱醫師您好,從國二開始,我開始出現了過度換氣的狀況,常常緊張焦慮不安,之後家裡又發生一些狀況,我越來越常容易動怒,並且生氣後很難平復,我覺得自己能忍耐的限度越來越低,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有段時間看到自己受傷會不自覺開心,會出現想自殺的想...
邱俊達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過度換氣就是一種焦慮的反應,文中還提到一些負面情緒思維,建議您收集一些情緒控管、抗壓等衛教資料,學習其中一些小技巧,應可改善。若有時間做些心理諮詢當然更好,希望您能馬上行動。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