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問題?
請問運動完後吃東西是否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呢?若是,運動完後約需過多久再進食會較為適當?謝謝!
賴,10~1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0/05/24
柯秋涼 醫師回覆-營養教室
您好:從來信無法得知運動之強度或時間持續等等,在從事運動過程會消耗大量的熱量、造成體內血糖降低,所以在運動過後約30分鐘後,是比較容易產生飢餓的感覺,但因身體細胞處於比較活耀的狀態,若運動後立即進食,身體可能會比平常更快、更容易吸收食物養分,因此個人建議您在運動後若還不是很有飢餓感,可先喝一杯低糖或無糖鮮奶或豆漿,豆漿含有膳食纖維,可以增添飽足感;若覺得非常飢餓,則可選擇一些低醣、低熱量的食材幫助舒緩饑餓感。
謝謝您的來信 草療營養師柯秋涼敬啟
回覆日期:2010/05/24
彙整補充說明
運動後的飲食安排對於減重和增肌都非常重要,正確的進食時間和食物選擇能夠幫助達成運動目標。
根據多位專家的建議,運動後的進食時間通常建議在運動結束後30分鐘至2小時之內進行,這段時間被稱為「代謝窗口」,此時身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較強,能夠更有效地補充能量和修復肌肉。
首先,運動後立即進食並不會產生反效果,反而是有助於身體恢復的。
運動過程中,身體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並且血糖水平會下降,這時候如果不進食,可能會導致低血糖,影響身體的恢復和後續的運動表現。
因此,運動後適當進食是必要的。
在運動後的飲食選擇上,建議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搭配為主。
碳水化合物能夠迅速補充運動中消耗的能量,而蛋白質則有助於肌肉的修復和增長。
理想的食物選擇包括:香蕉、地瓜、優格、無糖豆漿、雞蛋等。
這些食物不僅能夠提供所需的營養,還能夠幫助身體在運動後更快地恢復。
至於進食的時間,專家建議在運動後30分鐘內進食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此時身體的代謝率較高,能夠更有效地吸收營養。
如果在運動後感覺不太餓,可以先選擇一些低糖的飲品,如無糖豆漿或低糖鮮奶,這樣可以避免過度進食造成的熱量過剩。
另外,對於減重者來說,運動後的飲食也需要控制熱量的攝取。
雖然運動後進食是必要的,但應避免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這樣才能達到減重的效果。
建議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身體的需求,還能夠增加飽足感,避免過度進食。
總結來說,運動後的進食時間應該在30分鐘至2小時之內,選擇適合的食物來補充能量和營養,並控制熱量的攝取,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減重反效果,達成健康的運動目標。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在運動和飲食上都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運動減肥最佳時機與飲食安排?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說~~我想靠運動來減肥~~那運動的最佳時間點是幾點呢??還有運動過後多久吃東西比較適宜??是運動後30分鐘內要吃?還是說要隔90~120分鐘後再吃會比較好呢??謝謝醫師的指導!!
廖曜磐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利用運動來檢重視很好的作法, 就個人的淺見, 運動的時間還是遵循正常的生理時鐘. 而飲食的控制對減重也很重要. 並不建議食後立即運動, 間隔30分鐘後比較妥當, 運動期間即結束後適度補充水分, 至於不大建議運動後再攝取過高熱量.運動的...>>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增肌減脂飲食:運動後飲食順序與低蛋白飲食調整?
范營養師您好,最近體重上升,且發現自己的身材似乎比以前胖到相同公斤數的狀態多了更多脂肪,並且大多數胖在肚子然後蔓延到上半身及下巴(本身有紅斑性狼瘡,有在服用類固醇,目前體重48。身高156。) ,然後肚子跟之前胖的時候比起來,這一次如果用手...
范純美 醫師回覆-營養教室
您好:1. 您身高156公分體重48公斤,理想體重53.5公斤、BMI:19.7為標準體位,因為未提供體脂肪率若女性體脂肪大於30%以上,算體脂過高建議先減脂,減脂以控制總熱量為主,女性以不低於1200大卡為主,採用均衡飲食原則攝取原型食物...>>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運動後何時段最易吸收營養??
施主任,您好!小弟目前正在煩惱體重的問題,因為即將當兵了,體檢結果出來了,但是我的BMI值為替代役甲等非常失望,因為本人較想服常備役,我的體重計算BMI值僅僅差0.6公克就能常備役乙了,所以想在短期間增加體重,再去複檢一次,才有機會將體位改...
施桂梅 醫師回覆-營養教室
您好!您的BMI值約為16.19 ,體重確實太輕了,實應增重。在正常飲食下,若於運動後再額外補充食物,因總熱量攝取增加,體重自然會增加;特別是一些全身性的運動(如游泳),在運動後確實飢餓感更明顯,所以此時進食,常易進食過量,其熱量攝取大於運...>>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運動前後該如何飲食與保健?破解流傳中的運動營養謠言?
醫師您好:本人平常有運動習慣,維持一週4~5天頻率,近來網路傳言(1)喝黑咖啡後30分鐘內運動可增加脂肪燃燒(2)洗冷水澡可增加體抗力且增加脂肪燃燒,想請問以營養學或醫學角度,這些謠言是否屬實?謝謝
葉倩妤 醫師回覆-家醫科
您好!上述兩項論述的確有在醫學期刊發表,但因為研究有其對象、範圍、控制條件等,不一定能適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的體質也不盡相同,在參考應用前可先向您的醫師或營養師諮詢,避免引發不適喔!請您繼續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謝謝您的提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