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復發,腫瘤沾黏胃、胰臟等器官?
柯醫師,您好:家父今年60歲,去年8月因腹痛難耐而送往急診,經檢查為惡性腫瘤引發之腸阻塞,緊急手術做人工肛門,9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11月開始化療(5-FU)12次,至今年5月,因胃出血接受胃鏡檢查,發現大腸外有腫瘤(胃部切片結果),醫生表示為大腸癌復發,因腫瘤沾黏到胃、胰臟等器官,外科評估手術有風險,需先進行標靶治療6次。
等待標靶藥物申請的同時,先以5-FU搭配另一種化療藥物治療,出院後因副作用嚴重(上吐下瀉、頭暈)再度入院,嘔吐問題遲遲未緩解,主治醫師表示為腫瘤壓迫導致,但目前家父無法進食,僅靠營養針、點滴維持,外科重新評估的結果是不動手術,僅能以標靶治療。
想請教柯醫師,腫瘤沾黏到胰臟是否無法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若因腫瘤壓迫導致嘔吐不斷,一直無法正常進食,也沒辦法進行標靶藥物治療吧? 不知您是否有其他看法或建議?
Gin,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06/14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依妳的描述看來病情已相當嚴重,若是手術後發生腹腔內多處轉移,可以說西方醫學已經沒有根治的可能性,標靶治療可以有效延長3-6個月的存活期,手術治療則因為無法將癌細胞切除乾淨而不建議,及少數醫師有在做腹膜切除加上腹腔內化學治療,據稱可以延長存活期6-12個月,但仍是痛苦且不確定性較高的治療方式,多數醫師在這個階段會看病人的身體狀況,若是體力還不錯就可以接受標靶治療,若是已經體力虛弱無法進食,可能就要考慮是否要開始安寧療法。
回覆日期:2016/06/14
彙整補充說明
大腸癌復發並且腫瘤已經沾黏到胃、胰臟等器官的情況,確實是相當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醫療問題。
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您的父親在經歷過手術和化療後,腫瘤再次復發,並且因為腫瘤的壓迫導致無法正常進食,這樣的情況需要仔細的評估和處理。
首先,腫瘤沾黏到胰臟的情況,通常會使外科手術的風險大幅增加。
因為胰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器官,手術過程中若不小心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出血或胰臟損傷。
因此,外科醫師在評估手術的可行性時,會非常謹慎。
如果腫瘤的切除無法確保完全清除癌細胞,且手術風險過高,醫師可能會選擇不進行手術。
在這種情況下,標靶治療和化療是目前的主要治療選擇。
標靶治療的目的是針對腫瘤的特定分子特徵進行攻擊,這樣可以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並可能提高治療的效果。
然而,若因腫瘤壓迫導致的嘔吐問題持續存在,這將影響到患者的營養攝取和整體健康狀況,進而影響標靶治療的進行。
對於無法進食的情況,醫療團隊可能會考慮使用營養支持療法,例如靜脈營養(TPN),以確保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良好的營養狀態對於任何治療的效果都有直接影響。
此外,若腫瘤壓迫導致的嘔吐問題無法緩解,醫療團隊可能會考慮進行其他的緩解措施,例如使用止吐藥物或進行胃管引流等,以減輕患者的症狀。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並為後續的治療創造更好的條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議您與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解所有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標靶治療的具體計劃、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管理這些副作用。
此外,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醫療團隊也可能會評估是否需要轉向安寧療法,以提供更好的舒適度和生活品質。
總之,面對大腸癌復發的情況,特別是腫瘤已經沾黏到其他重要器官,治療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別化評估。
希望您的父親能夠在醫療團隊的幫助下,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並獲得良好的照護。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CA199升高:良性或惡性?該如何追蹤??
陳醫師好:2009年便發現有CA199超標(64)的狀況,當時做了很多檢查包含MRI & 腸胃鏡,只發現肝有長一個9cm的良性FNH,胰臟等其他器官都沒有問題。之後追蹤了一年CA199都在60~80之間。之後經過三年沒追蹤,11月體檢發現C...
陳斯榮 醫師回覆-腫瘤科
Jeff/34/01. 有聽說如果是癌症,隔一個月重驗CA199指數一定會明顯升高。如果像我次月再驗CA199指數沒甚麼變化,是否可以放心些?Ans: 是啊有些良性狀況也會導致CA-19.9上升,如胰臟炎、膽囊炎、膽管炎、肝炎、肝硬化,然而...CA199升高:良性或惡性?該如何追蹤?-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人腸癌腫瘤切除後復發,該如何處理??
家人腸癌腫瘤切除後,用健保藥物化療一整輪後,醫生又建議回到1線。但此時ct 的報告寫:Grwoing of soft tissue lesion at left paracolica gutter, consistent with seed...
蔡金記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小吳先生您好:因不曉得您家人的情況(有很可能的情況),無法在線上諮詢討論,建議直接跟您的家人的醫師直接討論會比較清楚。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 蔡金記主任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需再次切除的原因及風險評估?
陳醫師您好今年因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右側有一片約5公分範圍的扁平息肉,醫生建議手術切除右側的大腸,或實行黏膜下剝離術,於上月ESD手術治療後,醫生卻說可能還要再切除大腸,病理報告中顯示侵襲至黏膜下層1.2mm,醫生說會約有10機率發生轉移淋...
陳詩典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這是醫界的標準流程,以防若有殘餘惡性細胞有局部轉移淋巴的風險(術中會取淋巴以證實),故仍建議手術。原則愈快手術愈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大腸癌疑似症狀:肝膽腸胃科專業解讀與建議?
醫師您好:家父於2月底至3月中旬因健檢做大腸鏡檢查,顯示一處疑似大腸癌,一處為增生性瘜肉,因部位大無法以內視鏡手術切除,其餘較小瘜肉已於內視鏡時切除。疑似大腸癌那一處於健檢醫院病理報告因無法確認,亦因屬小型醫院,於是我們赴大型醫院重新一連串...
陳奇峰 醫師回覆-肝膽腸胃科
1.惡性機會較高。2.依上述描述,轉移機率低3.無論良性或惡性,都應手術;至於是否可用腹腔鏡,由主刀醫師判斷4.結核疤痕機率高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