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發誓?
有一次跟宇宙發誓 可是卻沒做到 很擔心發誓那件事成真 怎麼辦 非常擔心
小新,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5/07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每當您想到那件事時,您可以多發一些誓願,一定做的到的,而且是正面的。
例如:對別人微笑,鼓勵自己是很好的人,稱讚別人的優點,如果有碰到乞丐給他一塊錢,幫電視新聞上可憐的人祈福,幫忙爸爸媽媽做家事等等。
敬祝 一切順心丁碩彥 醫師 敬上
回覆日期:2017/05/07
彙整補充說明
面對因未兌現誓言而產生的精神困擾,首先要理解這種情緒是相當普遍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或年輕人中,因為他們正處於自我認同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當我們對某件事情許下誓言,尤其是與宇宙或神明相關的誓言時,這種承諾往往會帶來強烈的心理負擔,特別是當我們未能實現這些承諾時,可能會感到焦慮、內疚或恐懼。
首先,您可以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更積極的行動上。
當您感到焦慮時,可以透過一些正面的行為來減輕這種情緒。
例如,您可以選擇做一些小的善事,如幫助他人、參與志願活動,或是對身邊的人表達感謝和讚美。
這些行為不僅能讓您感受到成就感,還能幫助您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形象。
其次,學習接受不完美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
您可以告訴自己,未能兌現誓言並不代表您是一個失敗者,也不會對您的整個人生造成永久性的影響。
試著將這些誓言視為一種期望,而不是絕對的要求。
這樣的心態轉變能幫助您減少自我批評,並更容易原諒自己。
另外,與他人分享您的感受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無論是朋友、家人還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與他人談論您的困擾可以幫助您獲得不同的視角和支持。
這樣不僅能減輕您的焦慮,還能讓您感受到不再孤單,因為許多人都可能有類似的經歷。
如果這些情緒持續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
心理專業人士可以幫助您探索這些情緒的根源,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透過認知行為療法等方法,您可以學會如何挑戰和改變那些不合理的思維模式,從而減少焦慮感。
最後,請記住,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學會放下對某些事情的執著,接受生活的不確定性,才能讓自己過得更輕鬆自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自我接納,並努力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坐骨神經痛開刀選項與風險?
我三個月前工作突然痛起來,由於工作都必需搬重物,去亞大醫院照了核磁共振,他說我第四節第五節,第五節和薦椎骨壓迫神經,由於兩個第方他建議我開傳統手術,並且要裝支架,我聽了非常擔心,於是跑了別家醫院大了高週波的止痛針,那家醫生覺得我如果要開刀,...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你好:腰椎神經壓迫 造成你的坐骨神經痛 也讓你疼痛不舒服.若你保守治療 的止痛效果不滿意 .的確是該 考慮積極治療了.1.高週波的止痛針 :可以暫時止痛數月 但會復發.2.內視鏡微創手術:傷口小 ,但是只能減壓摘除<部分的軟骨突出>.無法植...坐骨神經痛開刀選項與風險-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千憂解長期服用的安全性與副作用探討?
呂藥師您好:我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之前服用過克憂果及速悅;現在醫師開給我千憂解cymbalta60mg;每天服用一顆;可是我看見說明書說老鼠服用11倍藥量會增加惡性腫瘤發生率;讓我實在很焦慮;因為焦慮本身就會使免疫力降低;如果又吃千憂解;會不...
呂淑惠 醫師回覆-藥物
謹慎的P I J A,您好:來信提及原本服用克憂果及速悅,現在已改為千憂解(Cymbalta);千憂解(Cymbalta)在2002年上市前的臨床試驗中,未提及有危及生命的服藥過量案例報告,所以P I J A可在醫師的指示下安心服用此藥。另...千憂解長期服用的安全性與副作用探討-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科:亂想、發誓與自我矛盾的心理困擾?
醫生,你好,我今年要滿18歲了,我從前幾年開始就常常會亂想,可是感覺以前的亂想都比較快就會換一個新的,可是這兩年的亂想就會常常一直想著,然後我都會亂想,跟神明或宇宙,或者是跟很多神秘或偉大的什麼發誓,發誓說如果我不做什麼就會怎麼樣,(例如:...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看了您的問題跟困擾,心中真的非常難過跟不捨。您年紀還小,已經獨自承受這些困擾這麼多年了,而且可能您都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求助過!網路上我們沒有面對面,因此並不適合診斷疾病,但是我還是提供您一些建議。您所擔心的所有這些事,從比較大的角度來...>>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克服執著與矛盾的念頭??
我高中時會一直問人家:你剛剛講什麼?你剛剛說的那句話是什麼?一字一句都想知道的很清楚甚至會說:我幫你付晚餐錢,請你告訴我。就是不知道感覺很難受。後來大學一開始也會這樣可是某一次,同學大概覺得我怪我也覺得再這樣下去,我大概會沒朋友吧,所以我似...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其實您在發問的問題標題也已經點出來了,這些問題的本質都是強迫性思考,有時候一出來就像強力膠一樣黏住不放,用盡各種方法去思維對抗常常都徒勞無功。我的建議是,只要確定不去想它、不處理它,不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之後,下次這種強迫性思考只要一出現...>>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