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146852的問題補充?
我覺得原因可能是國一有一次段考被別人誣賴說我作弊從那時候開始我好像就不太喜歡上課了加上國三的某位老師特別兇又更討厭上課了晚上睡前是明明前一秒很開心只要一想到有關學校的任何事物就會馬上變得很愛想東想西 心跳加速 輕微呼吸困難 失眠 等問題 (尤其是心跳加速跟胡思亂想比較嚴重)或是上課被老師叫到也會有這兩種問題這也是我無法冷靜的原因真的很無助家長也不相信我
ㄨㄨㄨ,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9/06/19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可以去探索可能的原因是很有幫助的。
假設如妳所說,建議體醒自己是因為受到過去經驗影響而緊張,提醒自己,過去已經過去,現在是現在。
過去的事件通常不會再重演,專注在此時此地的學習,並賞識自己的努力和勇敢。
每天、每分、每秒都可以是個新的開始,開始面對,開始改變。
祝福妳 早日克服焦慮,享受學校生活。
回覆日期:2019/06/19
彙整補充說明
學生時期的校園霸凌對精神健康的影響是非常深遠且複雜的。
根據你的描述,從國一開始被誣賴作弊的經歷,可能已經在你的心中埋下了焦慮和不安的種子。
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即使事件已經過去,受害者仍然可能會因為回憶起這些負面經歷而感到焦慮、恐懼或無助。
在校園中,霸凌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言語霸凌、社交排擠等,這些行為都會對受害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嚴重打擊。
你的情況中提到的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和失眠等症狀,都是焦慮症的常見表現。
這些生理反應往往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身體進入了「戰鬥或逃跑」的狀態,這使得你在面對學校的環境時感到無法冷靜。
此外,當你提到晚上睡前會因為想到學校的事情而感到焦慮,這也顯示出你的思維模式可能已經受到影響。
這種「過度思考」的現象,常常會讓人陷入一種負面的思維循環,進而加重焦慮和抑鬱的感受。
這樣的情況如果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輕度或重度的憂鬱症。
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師可以幫助你探索這些情緒的根源,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透過認知行為療法(CBT)等方法,你可以學習如何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並學會更健康的情緒管理技巧。
此外,與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也能幫助你減輕心理負擔。
至於家長不相信你的感受,這在許多家庭中都是一個常見的問題。
家長可能因為缺乏相關知識或經驗,而無法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心理困擾。
這時候,尋求學校輔導老師的幫助,或是尋找專業的心理醫師進行評估和治療,都是非常必要的步驟。
總之,校園霸凌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你所經歷的焦慮和不安是可以被理解的,並且是有解決辦法的。
希望你能夠勇敢地尋求幫助,並逐步克服這些困擾,重拾對學校生活的熱情與信心。
記住,無論過去的經歷多麼艱難,未來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處女膜修復手術:時間、費用與地點?
醫師你好我想請問你因跟以前男友做愛而倒至處女膜破裂我想在做處女膜不知時間上會不會很常需住院嗎還是當天就可以好了那費用大概都多少呢一般診所就有在做了嗎還是要到醫院呢 麻煩你了謝謝你的回答
魏福茂 醫師回覆-婦產科
因為此項手術大醫院大抵不作,有些小診所有廣告,大抵有作,但作前要評估是否能成功(如果剩餘的外處女膜組織太少即不會成功),至於費用則無公訂.處女膜修復手術:時間、費用與地點-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校園霸凌與人格分裂:如何應對精神健康問題??
醫師您好,我是一名國中生我從國小六年級開始被霸凌,直到現在八年級仍舊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具體來說,被霸凌的方式主要為關係霸凌(排擠)及言語霸凌,每天都聽到同學在背後說我、不想靠近我,我經過他們身旁就是一陣大叫和逃跑。從去年九月開始,霸凌還有...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阿發你好:生活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壓力下,你真的辛苦了!建議你可以至醫院的精神科尋求協助,在這裡有醫師、心理師和社工師可以幫助你處理你的困擾。醫師可以評估你是否有憂鬱症或其他如多重人格的問題,心理師可以幫你做諮商,社工師可以協助你處理學校霸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霸凌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醫師看診時問我以前是否有被霸凌後來他說太老實了請問醫師會被霸凌通常是何原因我只知道我父母說我是老實人所以容易被騙請醫師給個說明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被霸凌應該勇敢的求助,不要躲在暗處哭泣自責。那些霸凌他人的人,有些人可能是玩笑開過頭,有些可能真的帶有惡意,無論如何,都需要有人告訴他們,我們不喜歡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要受害者自我檢討為什麼會被霸凌,可能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是不是搞錯重點...>>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精神科求助:長期受霸凌和排擠,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自從國中被嚴重排擠兼霸凌後,我覺得我的精神狀況就一直很有問題,但也很怕只是自己想太多了曾經鼓起勇氣去身心科看,但進去問診室後卻不敢把自己遇到的所有情緒問題說出來,可能剛好就讀的科系是設計科,醫生覺得我只是輕微焦慮看醫生是我偷偷拿健保卡去看的...
邱俊達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文中看來您長期以來有些情緒問題,是否構成精神疾病仍待評估,但畢竟此負面情緒行為已造成身心困擾,還是要積極以對,若可再次就診身心科諮詢診治當然最好,若一時還有顧慮,可先電聯當地張老師電話做諮商輔導,甚至協助轉介,以利身心問題早日改善。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