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再檢驗?焦慮的你該怎麼辦?-精神科

分享到:

焦慮問題?


醫生您好,先前因疑似針扎,感染科醫生建議於疑似針扎日後三個月後再覆驗B/C肝、梅毒、愛滋,我上網查前述疾病的空窗期,看起來一般也是說三個月,但是也有說空窗期時間會因人而異而可能有長有短,如今三個月快到了,整個人開始焦慮起來,請問醫生,1.我需要多等待一陣子再去檢驗比較好(怕自己是空窗期比較長的人),還是滿三個月後其實就可以檢驗了,無需刻意延長複驗的時間。
2.本次檢驗完後,未來像半年或是一年之後的,會建議要再複驗嗎?
還是沒事就沒事了,有症狀再就醫即可?
3.其實自己心裡也知道,沒有人可以保證所謂的空窗期到底有多久,我自己在那邊延長時間再檢驗,好像有點自尋煩惱,再麻煩醫生給予適當的建議。
謝謝。



小五,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0/12/17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小五您好:1. 滿三個月就可以去驗了。
2. 過了空窗期若檢驗陰性,之後就不需要再複檢了。
3. 其實您會有這些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像是愛滋病似乎是不治之症。
不過,其實這都是較舊的觀念了。
目前這些疾病都有不錯的治療方法,B肝與HIV感染經治療後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過跟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C肝的治癒率可達99%,梅毒更是可以完全治癒,所以不需要過於恐慌。
若有疑慮,建議回診感染科時可以向醫師詢問。
祝平安快樂!



回覆日期:2020/12/17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能理解您因為疑似針扎而產生的焦慮感。
這種情況在面對可能的感染風險時是非常常見的。
以下是針對您的問題的詳細解答與建議:
1. 檢驗時間的選擇:根據目前的醫學知識,對於B型肝炎、C型肝炎、梅毒和HIV等疾病,通常建議在暴露後的三個月進行檢驗。
這是因為這些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會有所不同,但大多數情況下,三個月後的檢驗結果已經能夠反映出感染的情況。
因此,滿三個月後進行檢驗是合適的,無需刻意延長檢驗的時間。
若您在這段期間內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則可以放心地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檢查。

2. 未來的檢驗建議:如果您在三個月後的檢驗結果都是陰性,通常來說,您在未來的半年或一年內不需要再進行重複檢驗,除非您有新的高風險行為或出現相關症狀。
這是因為一旦檢驗結果為陰性,且在此期間沒有進行高風險行為,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當然,若您有任何不適或疑慮,隨時尋求醫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3. 焦慮與心理支持:您提到的焦慮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面對健康問題時。
這種焦慮有時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導致強迫性檢查的行為。
建議您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詢,與專業的心理醫生討論您的焦慮與擔憂,這樣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管理情緒。
轉移注意力、進行放鬆練習或是參加一些興趣活動,都能有效減輕焦慮感。

最後,無論檢驗結果如何,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且在有疑慮時及時就醫。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減輕焦慮,並在檢驗後獲得安心。
祝您健康平安!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HIV空窗期問題:與C型肝炎的關係及計算方式?


廖醫師您好:想和您請教以下幾個問題:1.『在有C型肝炎的前提下』,如果曾經因為『針扎、皮膚破皮流血並接觸到疑似有HIV患者之體液或血液、拔牙』這三個因素,導致自己暴露在有感染HIV之風險下,當檢驗有無感染HIV時,空窗期之計算仍是12周嗎?...


廖忠信 醫師回覆-內科
親愛的讀者好: 關於<是否有C型肝炎的前提下>, 回覆如下:I. 參考疾管局網頁資料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一)C型肝炎發生於全球各地。過去在臺灣的輸血後肝炎約69%為C型...

HIV空窗期問題:與C型肝炎的關係及計算方式-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醫科篩檢結果為陰性,但仍感焦慮該如何處理??


蔡醫師您好:我於不安全性行為後的第三週篩檢HIV -PCR第八週篩檢第二次HIV-PCR與HIV Ag/Ab這三個檢查結果都是陰性理論上應該是排除感染的可能了但就算是陰性,我還是每天都會焦慮一直擔心會不會人員看錯報告或檢查儀器有什麼問題因為...


蔡東啟 醫師回覆-家醫科
阿蓉 您好:連續追蹤三次隔三個月,都沒有就沒有,可能需身心科看一下,性行為要小心。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性病擔憂:三個月後再檢驗是否必要??


醫師您好:上次危險性行為大概在15個月前,三個月前做過抽血 梅毒、HIV、A肝都是陰性。最近至泌尿科門診看診,醫師表示外觀沒有問題我擔心可能發生其他任何性傳染病,請問這樣的擔心有必要嗎?


杜時曦 醫師回覆-泌尿科
您好:如果已15個月後,檢查已正常,應該己安全(但是要確定這15個月沒問題喔)謝謝您的詢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擺脫自我檢查造成的焦慮與擔憂??


醫生您好:一直以來我都有慮病的強迫思考,然後我會自我檢查,比如說自己一直摸頸部看有沒有硬塊,結果總是覺得哪邊有長東西;或者是一直看自己的喉嚨,越看越覺得兩邊不對稱會不會裡面有問題;拿燈照自己的眼睛看上面的紋路,然後總覺得紋路不對勁。這樣的自...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強迫思考,本身的特性就是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讓我們覺得它很重要,不能忽略它,一定要放下任何事情,立刻去處理它。然而這是這種想法的詭計,因為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您有過不去看鏡子,結果活的更快樂自在的日子,這就是最好的例子。.理性上是這樣說...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