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但糖化血色素正常,是否需看內分泌科?-內科

分享到:

抽血報告異常?


最近一次的體檢 抽血報告顯示飯前血糖101,已經超過正常值一點點了但糖化血色素值5.3 好像又是正常的,請問這需要去看內分泌科調整或做進一步檢查嗎?
真的很怕自己糖尿病前期........



陳小姐,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21/01/31

李健 醫師回覆-內科


空腹血糖超過100,需要定期回診追蹤,有些人因為貧血造成糖化血色素不準確也要考慮



回覆日期:2021/01/31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的空腹血糖為101 mg/dL,這已經超過正常範圍(正常範圍為70-99 mg/dL),但糖化血色素(HbA1c)為5.3%,這在正常範圍內(正常範圍為4.0%-5.6%)。
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人感到擔憂,尤其是您提到有糖尿病的家族史,這使得您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擔心更加明顯。

首先,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標準,空腹血糖在100-125 mg/dL之間被視為「糖尿病前期」,而糖化血色素在5.7%-6.4%之間也被視為糖尿病前期。
您的糖化血色素為5.3%,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三個月內,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正常的。
因此,雖然您的空腹血糖略高,但目前的糖化血色素顯示您並未進入糖尿病前期的範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您可以掉以輕心。
空腹血糖的輕微升高可能是未來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指標,尤其是在有家族史的情況下。
建議您定期監測血糖,並且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您的健康狀況:
1. 飲食調整:選擇低GI(升糖指數)的食物,如全穀類、豆類、蔬菜和水果,並減少精製糖和高GI食物的攝取。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並保持均衡的飲食。

2. 增加運動: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控制血糖。

3. 體重管理:如果您有超重或肥胖的情況,減重5-10%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4. 定期檢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任何變化。

至於是否需要看內分泌科,根據目前的數據,您可以選擇定期追蹤,而不必立即就診內分泌科。
不過,如果您在未來的檢查中發現血糖或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或者出現其他症狀(如口渴、頻尿、疲倦等),那麼就應該考慮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總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定期檢查則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並減少對糖尿病的擔憂。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糖化血紅素5.6代表什麼?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醫院您好,前幾天去捐血,因符合資格便同時做了三高的檢查,報告收到時糖化血色素為5.6,標準值為<5.7%,請問醫師這個值會變化或是再降低嗎?飲食需要做什麼調整嗎?還是要去做其他相關的檢查?我170公分,58公斤,早上早餐比較常喝豆漿,其餘都...


蕭永薰 醫師回覆-內科
阿宗先生閣下:1.一般而言,人類的血紅素主要是由血基質(heme)與血紅蛋白鏈(α與β鏈)所組成的。因為有豐富的蛋白質;當血糖升高時,這些蛋白質會與血液中的葡萄糖結合,稱為糖化作用(glycation),這個作用是不經過酶的反應。這些蛋白質...

糖化血紅素5.6代表什麼?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飯前血糖高、糖化血色素正常,是否為糖尿病??


醫生您好,107年健檢飯前血糖105,111年健檢飯前血糖113,其餘正常,今年我在9/1做完胃鏡檢查後想到之前血糖紅字請醫生抽血檢驗一些項目有紅字2項GPT57,飯前血糖128,9/7再驗糖化血色素5.5,原本1月份身高183體重100k...


李健 醫師回覆-內科
空腹血糖偏高,也是糖尿病危險的因子,建議您減重,持續至新陳代謝科門診追蹤,謝謝詢問。

飯前血糖高、糖化血色素正常,是否為糖尿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糖尿病家族史者:血糖偏高但血色素正常,該如何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醫生您好我有糖尿病家族史,這陣子偶爾感覺身體有異樣,有時候尿很多,空腹八小時後測血糖118,糖化血色素4.4,醫生說血色素沒問題,可能是當日飲食造成血糖上升。之後我完全沒有吃東西,又到了隔天一大早七點去測了空腹血糖104,但是醫生說因為我很...


李健 醫師回覆-內科
也可以考慮至新陳代謝科就診,作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謝謝詢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糖化血色素升至6.6:是否需要就醫或繼續飲食控制??


請問醫生,媽媽年紀58歲,去年五月糖化5.9%從發現5.9之後一直都沒去看醫生跟吃藥,也沒有特別飲食控制一直到最近這兩個星期才開始飲食控制及測血糖,這幾天的飯後兩小時在99-120左右,空腹在90-108左右但今天(1/16)驗糖化是6.6...


李志曜 醫師回覆-內科
您好: 令堂的"糖化血色素"在8個月期間就上升0.7 ,不可小覷, 建議就診新陳代謝科. 最好也能接受營養師衛教,效果會比較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