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治療方式:開刀與非開刀選項比較-骨科

分享到:

椎間盤突出?


此症狀是否要開刀?或有其他復健方法讓壓迫到的神經疼痛減輕如果開刀危險性有多高?謝謝!



mei,30~3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3/03/21

周紘志 醫師回覆-骨科


1.不一定要開刀,視症狀而定。
2.復健可改善症狀。
3.開刀的危險性,視症狀輕重而定,一般來講危險性不高。



回覆日期:2003/03/21

彙整補充說明


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的脊椎疾病,通常會導致神經壓迫,進而引發疼痛、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對於治療方式的選擇,開刀與非開刀的選項各有其適應症和考量,以下將針對這些選項進行比較與說明。

首先,非開刀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首選,尤其是在症狀較輕或剛發作的情況下。
這些方法包括:
1. 藥物治療: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來減輕疼痛和炎症,或是肌肉鬆弛劑來緩解肌肉緊張。

2. 物理治療:透過專業的復健師進行物理治療,包括牽引、熱敷、電療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3. 生活方式調整: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著,適度休息,並進行適當的運動來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

4. 注射療法:如硬脊膜外注射類固醇,可以直接減輕神經周圍的炎症。

根據醫學文獻,若經過六週以上的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且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減輕神經壓迫,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
1. 微創手術:這種手術方式傷口較小,恢復較快,通常在手術後一天即可下床,幾天內可以出院。
微創手術的風險相對較低,但仍需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刀。

2. 傳統開刀:這種手術方式可能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住院天數也較長,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關於手術的危險性,通常手術風險包括感染、出血、神經損傷等,但這些風險在經驗豐富的醫師手中相對較低。
手術的選擇應根據個人的病情、年齡、健康狀況以及對手術的接受程度來決定。

最後,對於是否需要開刀,建議您與專業的脊椎外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討論,並根據影像學檢查的結果、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保守治療的效果來做出決定。
如果您對手術有疑慮,可以考慮尋求第二意見,了解不同醫師的看法及建議。

總之,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式多樣,選擇最適合的方案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減輕疼痛,恢復正常生活。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特殊,是否需開刀??


我做了MRI,確定是L4L5腰椎間盤突出,神外醫師都說要手術,只是比較奇怪的是,我可以久站,也可以走路(站或走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坐的時侯,臀部會有一點不舒服,但如果姿勢正確(譬如挺腰)也可以坐好幾小時,但就是不能躺,不管是正躺,趴躺或側...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你好:一般人 ,的確 是 下床活動 會更不舒服,但 躺床時 更難受的 也是有此情況 .此與你 椎間盤突出 與 神經的相對關係,與周遭脊椎結構的相對位置 有關.還是得 醫師看診 檢視病人與 MRI X光, 才能回答你的問題喔 .祝你早日康復/...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特殊,是否需開刀?-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的疼痛與神經問題?


醫師:您好!我是一位22歲無力小女孩,今年4月1日動過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我覺得我的人生就是黑白的,為什麼?自4月1日動過手術後,感覺手術部位都非常痛,經家人的介紹到醫學中心的某醫師看診,剛開始醫師判斷可能是椎間盤炎,也就是手術部位發炎了,...


徐賢達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小姐您好:椎間盤突出症,以目前治療方向以長期復健為主。以您的情形而言,已行兩次手術且曾有發炎現象,目前右下肢亦有神經症狀。因多次脊椎手術,神經跟及脊椎等等之病變(所謂post-op Adhesion),已不宜再行手術,且效果不佳。治療方向應...

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的疼痛與神經問題-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式:開刀與非開刀選項比較?


醫生,您好:我今年45歲,於104年4月開始發現左側坐骨附近疼痛,一開始以為是運動傷害造成肌肉拉傷,到診所打針吃藥治療約2個月後無效,之後又歷經中醫針灸搭配電療、神經外科照X光及神經測試、疼痛科硬脊膜外注射皆無效,且疼痛從坐骨慢慢延續至大腿...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您好依您的敘述 應是 腰椎神經壓迫 若L1-L2屬較高位神經 手術有潛在風險建議要由有經驗的神經脊椎外科醫師執刀喔.至於您的手法與費用的敘述其實 說的簡單點##就是要手術 進去 把壓迫拿掉(神經減壓)再補上 人工材料(重建你的脊椎)##差別...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椎間盤突出治療方式:開刀以外的方法有哪些??


到醫院照X光和肌電圖證實為椎間盤突出,請問除了開刀外是否有其他辦法?


施國正 醫師回覆-骨科
第一次發作的椎間板突出通常可以採取保守的治療方式,也就是使用藥物或是復健牽引的方法,另外加上臥床休息大多數可以改善。如果經過治療六星期以上無效,則才考慮侵襲性的方法即開刀手術。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