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腳汗與情緒波動:是躁鬱症還是憂鬱症?-精神科

分享到:

憂鬱症或躁鬱??


會大量的出手汗或腳汗..有時候會靜不下來..這是哪種躁鬱症還是憂鬱症?~~~假如病人突然行為變得跟之前不同..改變對某人ㄉ態度..是否表示再發病呢?發病期會有多久?當突然發生一件病人很擔心或自責ㄉ事情.是否就會發病?發病時是不是會用逃避心態去處理事情?



小季,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9/08/18

李政峰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首先歡迎妳的來函.會大量的出手汗或腳汗並不是躁鬱症或憂鬱症的必要症狀.靜不下來則可能出現在躁鬱症或憂鬱症的患者.病人突然行為變得跟之前不同有可能是再發病的徵兆.發病期間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壓力可能導致再發病.鬱症患者可能會逃避或退縮.躁期患者則否.謝謝.



回覆日期:2009/08/18

彙整補充說明


手汗和腳汗的現象,通常與情緒波動有關,但並不特定於躁鬱症或憂鬱症。
這些生理反應可能是由於焦慮、緊張或其他情緒因素引起的。
當一個人感到焦慮或壓力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這可能導致出汗增加。
靜不下來的情況,則可能在躁鬱症的躁期中出現,但在憂鬱症中也可能因為焦慮而出現。

如果病人的行為突然改變,這確實可能是再發病的徵兆。
躁鬱症的發作通常會有明顯的情緒變化,患者可能會從高漲的情緒(躁期)轉變為低落的情緒(鬱期)。
這樣的情緒波動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和對他人的態度。
發病期的長短因人而異,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並且有些人可能會經歷多次發作。

當病人面對壓力或自責的情況時,確實有可能引發情緒的波動,甚至導致發病。
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感到無法應對,並可能會採取逃避的心態來處理事情。
逃避可能表現為不願面對問題,或是透過自我傷害等方式來宣洩情緒,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危險的。

在醫學上,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情緒障礙,患者會經歷明顯的情緒高漲(躁期)和情緒低落(鬱期)。
而憂鬱症則主要是持續的低落情緒,伴隨著興趣喪失、疲憊感、無助感等症狀。
這兩種情況的診斷需要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包括病史、症狀的持續時間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些情況,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
心理醫生可以通過面談、問卷等方式進行評估,並根據具體情況提供適當的治療方案,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其他支持性措施。
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及其背後的原因,對於改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透過專業的幫助,患者可以學會更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減少情緒波動對生活的影響。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皮膚科問答:耳垂後脂肪瘤反覆生成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吳主任好多年前耳垂後長有一脂肪瘤,經門診處理後幾乎消平,但仍有一極小結痂存在?近年來又在同位置生成(大約1公分),不動它的話幾天後會累積異物,甚至自己都聞得到異味,異物可經由結痂處擠壓出來,然後結痂變成傷口,傷口又變成結痂日復一日如此。想請...


吳育欣 醫師回覆-皮膚科
應該不是脂肪瘤,是囊腫,發炎的話要先治療。

皮膚科問答:耳垂後脂肪瘤反覆生成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異常手汗腳汗是否與焦慮、胃炎及頭痛有關??


醫生你好,這兩天不知道怎麼回事,很會流手汗和腳汗,覺得掌心都黏黏的,就連今天一覺醒來都發現手心腳心黏黏的,請問這是身體出了什麼毛病嗎?今年25歲,本身就很容易焦慮緊張,最近胃也在發炎+在家耳溫會量到36.5-37.3+偶爾有頭痛的症狀,請問...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你好:多汗症與情緒焦慮有關.建議 先從運動與情緒處理彰化醫院祝福你

異常手汗腳汗是否與焦慮、胃炎及頭痛有關?-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手心不定期冒汗與失眠心跳加速,是否為手汗症??


您的問題: 最近可能因為有些打工上的事情,還有我懷疑自己額頭流汗過多可能有多汗症所以一直在查多汗症的資料,然後兩天前我發現我不曾冒汗的手心居然也開始冒汗了。但是跟我的額頭不一樣,我的手在冒汗是一陣一陣的,每當我首先要冒汗時...


賴肇康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你好:1.先確認手掌汗液的存在的性質及份量 :你拿乾紙張,面紙或濾紙來擦拭測試2.睡眠不佳 胸悶 心跳快 ..建議看診 心臟科3.若持續焦慮 可以看診 身心科4.手麻 可以看診 神經外科彰化醫院 祝福你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情緒波動大,易怒且社交困難:是否患有憂鬱症或躁鬱症??


我最近幾年來我脾氣越來越差,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想罵人或是想做出傷害他人的動作(沒有做過),我發現我現在對人講話有時都會緊張,然後就會結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以前不會),表達能力也沒有以前好了,變得不會表達我要的意思,還會怕說別人聽...


邱俊達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文中看來的確有些情緒問題問題困擾您,不知道幾年來有無長期的壓力,既然曾就醫大腸急躁症,希望同樣的面對自身的情緒困擾,也可就近就診身心科醫療院所(不一定看病就當作諮詢)以得妥善的診治,若有所猶豫也可先試著電話求助當地的心理諮商單位張老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