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疾病甘迺迪氏症?
我是罕見疾病甘迺迪氏症又稱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醫院說目前無藥可醫,請問有人知道有何藥物可治或延緩病情加劇,世界藥廠有開發新藥嗎?
李先生,50~59歲男性,詢問日期:2019/08/23
高堅凱 醫師回覆-內科
李先生您好,謝謝提問。
甘迺迪氏症屬於神經退化疾病,影響脊椎運動神經元,就我所知仍以支持療法為主,但更詳細的最新資訊,您可能還是要請教神經內科醫師。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關心您
回覆日期:2019/08/23
彙整補充說明
甘迺迪氏症(Kennedy's disease),也稱為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SB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男性,因為它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突變所引起的。
該疾病的特徵包括肌肉無力、萎縮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的症狀,如吞嚥困難和呼吸困難。
由於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隨著病情的惡化而下降。
目前,針對甘迺迪氏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性療法,並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癒或根本性改善病情。
醫療團隊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提供相應的治療,例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和營養支持等,以幫助患者維持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
在新藥研發方面,雖然目前尚未有針對甘迺迪氏症的特效藥物獲得批准,但全球的研究者和藥廠對此疾病的關注正在增加。
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
1. 基因療法:由於甘迺迪氏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療法被視為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
研究者正在探索如何修復或替換突變的基因,以減緩或逆轉病程。
2. 小分子藥物:一些研究正在開發小分子藥物,這些藥物可以針對特定的病理機制,例如減少異常蛋白質的聚集,或是改善神經元的功能。
3. 幹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也在探索中,研究者希望通過幹細胞的再生能力來修復受損的神經元。
4. 臨床試驗:目前一些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這些試驗的目的是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與這些試驗的患者可能會有機會獲得新療法的治療。
雖然目前的治療選擇有限,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治療方案出現。
建議您定期與神經內科醫師保持聯繫,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試驗的資訊,並考慮參加相關的臨床試驗,這可能會為您帶來新的治療機會。
最後,對於甘迺迪氏症患者及其家屬來說,了解疾病的進展和保持良好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參加病友會或尋求心理諮詢也能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夠轉化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皮膚藥膏貝他每松的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
醫師你/妳好我想請問 皮膚藥膏 (貝他每松)軟膏擦多了會怎樣? 或是 有甚麼副作用謝謝醫師回答
侯芳敏 醫師回覆-藥物
小銓你好:那麼久才回覆很抱歉因為今天才看到,您寄來的信件跑到我的垃圾信箱,我沒看到,今天要回覆另ㄧ位問題才看到,您提的Betamethasone 是類固醇沒錯,類固醇是治療意位性皮膚炎必要的藥品,如果由醫師判斷來使用控制應該沒問題,而類固醇...皮膚藥膏貝他每松的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複視問題:大力丸治療效果與使用建議?
醫師您好,我有複視約5年時間,1年前至眼科檢查無問題並配戴菱鏡眼鏡,最近比較疲勞時戴菱鏡眼一樣有複視的情況,這次至神經內科看診醫師有開大力丸給我,一天早上九點跟下午五點各吃1顆,但吃完藥後沒配戴稜鏡眼鏡一樣有複視的情況,請問大力丸是吃完馬上...
江俊宜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您好 根據您的描述您提到:神經科懷疑肌無力症,治療採用抗乙醯膽鹼酵素劑(俗稱大力丸), 使酵素無法很快地把乙醯膽鹼水解破壞掉,進而延長了乙醯膽鹼和受體作用的時間。在台灣, 最常使用口服製劑的是美定隆(Mestinon),在適當的治療劑量下,...複視問題:大力丸治療效果與使用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庫賈氏症的新進展與治療方案?
陳醫師:您好,聽說您是研究庫賈氏症疾病的專家,我父親自今年二月底發病至今已五個月了,曾經在 貴院治療過,現人在護理之家,無意識,生活亦無法自理,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陳醫師談論庫賈氏症相關言論,請問CJD現在有沒有可以試用的藥物,或是還在動物實...
陳順勝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終於發現庫賈氏病具有潛力性的新治療法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與人類傳播性海綿樣腦症都是致死之症,且目前屬於尚無法治療的罕見疾病。美國舊金山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Prusiner的研究群在2001年...>>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瞭解愛迪生氏症:症狀、傳染性與治療方式?
我想請問一下有關愛迪生氏症這個疾病的症狀及徵象。會有什麼?!這只發生在小狗身上嗎?!人會嗎?是有醫學根據的嗎?謝謝!麻煩了。
簡穎秀 醫師回覆-罕見疾病
愛迪生氏症Addison disease是腎上腺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疾病,有關症狀請參閱相關書籍介紹。如懷疑您有相關症狀,請至內科醫師處就診。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