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抗免疫球蛋白)?
請問不全型貧血使用ALG(抗免疫球蛋白)的相關資訊,謝謝!
LILY,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03/10/20
曾國森 醫師回覆-內科
你好:1.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除了一般血液成分輸注療法等支持性治療外,針對疾病本身的治療主要有(1)骨髓移植。
(2)免疫抑制療法。
前者主要受到病人年齡及有無適合捐髓者所限制。
2.免疫抑制療法中,ALG或ATG均可有約接近五成的治療反應牽引,若在加上環孢零素(CYCIOSPORIN)則可有接近八成之反應。
治療反應一般會在四個月內出現。
然而停要後越有3-4成病人會復發。
ATG、ALG的治療副作用包括血球低下、發燒、關節痛、急性過敏性休克及血清病(SERUM SICKNESS)等。
血液腫瘤科醫師林宗哲
回覆日期:2003/10/20
彙整補充說明
不全型貧血,特別是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種由於骨髓無法正常生成血細胞所導致的疾病。
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均可能減少,導致貧血、感染風險增加及出血傾向。
對於這類患者,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療法,其中使用抗免疫球蛋白(ALG或ATG)是常見的免疫抑制療法之一。
ALG的相關資訊
1. 作用機制:
ALG(抗淋巴球球蛋白)是一種免疫抑制劑,主要用於減少免疫系統對骨髓幹細胞的攻擊。
這種治療可以幫助恢復骨髓的正常功能,促進血細胞的生成。
2. 治療反應:
根據臨床研究,使用ALG的患者約有50%的機會會對治療產生反應。
如果與環孢素(cyclosporine)聯合使用,治療反應率可提高至80%。
通常,治療反應會在4個月內顯現,但也有3-4成的患者在停藥後會復發。
3. 副作用:
使用ALG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
- 血球低下:可能導致貧血、出血或感染風險增加。
- 發燒: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發燒現象。
- 關節痛:有些患者會感到關節不適。
- 急性過敏性休克:雖然較為少見,但仍需注意。
- 血清病(serum sickness):這是一種由於免疫反應引起的過敏反應,可能出現皮疹、發燒等症狀。
注意事項
1. 監測血液指標:
在接受ALG治療期間,患者需要定期檢查血液指標,包括血紅素(HB)、血小板(PLT)及白血球(WBC)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 感染風險:
由於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患者在治療期間感染風險會增加,因此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感染源,並在出現發燒或其他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
3. 飲食與營養:
雖然ALG治療主要是針對免疫系統,但良好的營養狀態對於恢復骨髓功能也非常重要。
建議患者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鐵質,以支持血液生成。
4. 心理支持:
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治療過程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諮詢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定期隨訪:
患者在接受ALG治療後,需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治療效果及副作用,並根據病情調整治療計劃。
總結來說,ALG作為不全型貧血的治療選擇之一,能夠有效抑制免疫系統對骨髓的攻擊,促進血細胞的生成。
然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血液指標,注意感染風險,並保持良好的飲食和心理狀態,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再生不良性貧血治療與照護?
再生不良性貧血(重症者)如何治療?平時注意事項?有何症狀?
王芳梨 醫師回覆-內科
詹小姐您好:再生不良性貧血初期可能會因貧血而感疲倦無力、頭暈、進而血小板減少可能導致皮下出血、流鼻血、腸胃道出血。此外白血球也會減少致使細菌感染而發燒。再生不良性貧血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疾病。必須馬上找血液專科醫師診治。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缺鐵性貧血治療:注射鐵劑與血球表面標記?
陳醫師您好:我從5年多年開始,抽血的報告中,血紅素正常蛋白血球都在13000左右;2年前因為胃部的腺姓息肉做過部分的胃切除;從那時起開始有貧血的情形,血紅素從11一直降到6.9,白血球也從一萬多一路下降,但血球分類中淋巴球的數值仍一直偏高:...
陳筠方 醫師回覆-腫瘤科
您好:如果有做過胃切除會有部份影響口服鐵劑的吸收,所以常會改用注射鐵的方式。多久能改善貧血,因為我不知道你每次打多少毫克的鐵,而且多久打一次,所以無法推估。至於白血球從一萬多一路降…,那不叫一路降,白血球常見範圍本來就是4000-9000左...>>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母親53歲,健檢報告顯示貧血,需要注意什麼??
醫師你好我母親已經53歲了這是她的健檢報告關於血液部分麻煩請您替我解答WBC 6300RBC 4.39HB 11.7HCT 35.7MCV 81.3MCH 26.7MCHC 32.8PLAT 218糞便潛血正常報告上顯示貧血請問該注意甚麼...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輕微貧血應無礙3個月後再追蹤即可彰化醫院關心您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輸血治療貧血:風險與選擇?
請教醫師,因為痔瘡出血造成之貧血(正常血含量為14--16而本人血含量為6)除了多休息多吃營養之物品外,直接輸血效果就比較快.請教醫師補血較建議何方式?另輸血是否有風險?(聽得看得報章媒體,因輸血而造成感染實在很害怕)
柯芳序 醫師回覆-外科
您好:回覆您的問題。貧血的治療是以輸血為主,一般年輕人若是血色素在10以下就會建議輸血治療,若是害怕因輸血得到不明疾病,則只有食補一途了。食補除了補充鐵質豐富的食物以外,還要補充蛋白質效果才會比較好,輸血主要的風險是怕受到不明病毒感染或是H...>>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