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家屬:如何應對病情與社會眼光?-精神科

分享到:

精神病患家屬的心聲?


當他們的家屬很痛苦也很無奈,我媽媽有時候發病或根我爸爸吵架,都會妄想一推事情,就會不穿衣服褲子就直接跑出去,我家住的又是公寓,這樣真的很丟臉,我有去問過醫生,只能給我一罐哈柏度液,但我又不能每天都用,只能好幾星期用一次,就算用了,也不敢跟他說要帶他看醫生,或者他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因為這樣都不何常理,他會很敏感的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他也沒有到自殘傷人地步,但平常舉動就很令我們痛苦,要送去醫院也不能,就算強制送到醫院,也頂多2個禮拜就回來了,他病了20幾年,2個禮拜的醫療根本對他不痛不養,搞不好會更嚴重,一但送他到醫院,家人都是跟他攤牌了,他一定會認為我們都把他當瘋子,真的很想讓他一直住在醫院,直到他有病勢感或者已經穩定了在出院,只是我看知到一但沒有傷人地步,或者病患沒有意願想住,都是不能免強他住院,埃,真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家裡住的是公寓,都很不敢弄得太大,怕會不好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醫院聯繫通通,我住的是屏東,之前有去屏東醫院精神科詢問,但也只是給我草草了事,根本都沒回答我問題,我該怎麼辦呢?



小明,20~2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8/06/29

張哲鴻 醫師回覆-精神科


你好辛苦了 你真是堅強 要忍受這麼多的無奈以你描述的病情應該可以安排她住慢性(復健)病房治療幾個月 以提升療效 建立病識感有關屏東的醫院資源 可以上網http://chs-www.doh.gov.tw/csnpt/index.html點選右下方 精神照護專責醫院查詢打去醫院確定就醫及慢性病房住院流程通常安排速度滿快的祝順利



回覆日期:2008/06/29

彙整補充說明


面對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的情況,尤其是當這位患者是你的母親,的確會讓家屬感到非常無奈和痛苦。
精神疾病不僅影響患者本身,也會對家庭成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情感負擔。
以下是一些應對的建議,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面對這樣的情況。

首先,了解精神疾病的本質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疾病,尤其是像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常常會出現妄想、幻聽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大腦的功能異常所導致的。
患者在發病時的行為,並不是出於故意,而是他們的病情使他們無法理性地看待周遭的事物。
因此,作為家屬,應該試著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將其視為對家庭的挑戰或羞恥。

其次,與醫療專業人員的溝通至關重要。
你提到之前去過屏東的醫院精神科,但感覺得到的幫助有限。
建議你可以嘗試尋找其他醫療資源,例如尋找專門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生,並且在就診時,清楚地表達你母親的具體症狀和行為,這樣醫生才能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若有需要,也可以考慮尋求社會工作者或心理諮詢師的協助,他們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的應對策略。

在家庭內部的溝通上,儘量保持冷靜和耐心。
當你的母親出現不理性的行為時,試著用平和的語氣與她交流,避免激烈的衝突。
可以試著引導她談論她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指出她的行為不當。
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減少她的防衛心理,讓她更願意聆聽你的建議。

此外,對於社會眼光的擔憂,這是許多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共同面對的問題。
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仍然存在,這使得許多家庭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感到羞愧或害怕被評價。
重要的是要記住,精神疾病是一種病,患者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批評和排斥。
你可以尋找一些支持團體,與其他有相似經歷的家屬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感受,這樣能減輕你的孤獨感和壓力。

最後,照顧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屬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
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詢,或是參加一些放鬆和減壓的活動,讓自己有機會釋放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支持你的母親。

總之,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成員,雖然挑戰重重,但透過理解、專業的支持和良好的溝通,仍然可以找到適合的應對方式。
希望你能夠找到合適的資源,並在這段艱難的旅程中,給予自己和家人更多的支持與愛。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家人無法配合治療:如何申請強制就醫??


哥哥自8年前就宣稱自己有失眠問題,曾尋求醫師協助,醫師診斷為腦神經衰弱,但哥哥反映醫師開立藥物無法改善失眠,故自行停藥,並認為只有酒精可讓自己進入睡眠,並有酒精成癮現象。家人曾多次勸導就醫,但卻都被拒絕。近來哥哥言行舉止越趨異常,常無故挑釁...


詹佳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若您的家人因疑似精神狀況不穩定而出現激動情緒及干擾行為,甚至有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危險時,建議可以聯繫地區的消防隊,由警消人員協助將家人送至設置有精神科急診的醫療院所,來進行必要的緊急醫療處置。

家人無法配合治療:如何申請強制就醫?-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心律不整患者服用依心樂可能產生哪些副作用??


主任您好:我因有心律不整問題,醫師有開康肯1.25mg早晚各一顆及依心樂240mg早上一顆,我有上網查藥品仿單,好像依心樂(鈣離子阻斷劑verpamil)是康肯這藥不建議併用的藥,會對心臟有不好的副作用(心肌收縮力減小,心室傳導延遲),因我...


何東錦 醫師回覆-心臟血管專科
您好因我不清楚您心律不整問題嚴重度如何難說一般心臟科醫師較少會2者並用會2者並用應該有其考量建議回診與您的醫師討論為宜手酸腳酸是否這副作用更難說您可以試著停藥若是手酸腳酸就改善 可能是這副作用若是影響不大 就不見得了平安彰化醫院關心您

心律不整患者服用依心樂可能產生哪些副作用?-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處理家庭成員毫無病識感的精神疾病??


林醫師好,不好意思,文章很長。我的家人是28歲男性,大約從大三開始學業表現低落,後來沒有畢業。也大概在同一時期,他開始相信自己是能與外星人溝通的地球使者,並會對家人宣傳末日說、預言災難。服完兵役後回家至今三年多,沒有工作、就學,不出門,也沒...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嗨~妳好:從妳的描述看起來,妳的家人很有可能得了思覺失調症,像是負性症狀(衛生習慣變差,很少洗澡)、幻聽(和腦內的數個聲音對話)、妄想(在練千里眼,可以看見每個人的未來)等都是此病的症狀,這類疾病的病人通常是沒有病識感的,因為他們賴以判斷現...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家人不理解社交焦慮症:如何溝通??


我從小就有社交焦慮的情形,最近有定期在看精神科醫師,也有再用藥物治療但跟家人提起,父親卻認為我們這些號稱有社交焦慮症的患者都是在裝病而妹妹讀社會系,她還會在旁邊幫腔說這種病是一種社會上醫療權威的壓迫,才會讓我們以為自己有病請問要如何溝通,才...


丁碩彥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面對您的處境,感覺非常同情,這也是大部分到精神科看診的人的困擾。精神疾患的症狀無影無形,比較抽象。不像發燒咳嗽骨折等身體疾病,客觀上容易觀察。所以有些人有精神疾病也不自覺有病,有時候是家人覺得我們看起來好手好腳,到底是在無病呻吟什麼,不...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