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自我:如何處理家人意外的情緒反應?-精神科

分享到:

感覺自己太冷漠?


醫生你好,我家最近有家人發生意外住院了,在一聽到的時候我卻只有驚訝而沒太多擔心,但是我的理智和想法都告訴我應該要擔心的,但情感上卻有些漠不管己的想法,這讓我很不安,之前也有發生過相似的事情,而且是我在現場的時候發生的,但我一樣只有驚訝的感覺而已,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明明我應該很關心家人的才對啊!我有時候會認為這樣的自己好可怕,我這樣是怎麼回事呢?



小若,10~1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7/06/18

王雅甄 醫師回覆-精神科


小若您好。
針對突發事件,每個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反應。
反而若是反應過大,甚至形成創傷性的反應,則需要考慮就醫。
若是如您的狀況,並不一定有什麼疾病的問題。
只是若您很在意,可透過深度的心理治療或動力心理治療來探索自己與家人之間互動之後形成的相處模式。
謝謝!



回覆日期:2017/06/18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首先感謝您分享這樣深刻且個人的經歷。
面對家人意外住院的情況,您所感受到的冷漠和驚訝,可能源自於多種心理因素。
這種情緒反應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情感麻木」或「情感隔離」,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當面對過於強烈的情緒或壓力時,個體可能會選擇暫時關閉自己的情感,以避免過度的痛苦或焦慮。

首先,您提到的「驚訝而沒太多擔心」的反應,可能是因為您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腦部的應激反應使得您無法立即進入情感的處理模式。
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尤其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時,許多人會經歷類似的情況。
這種情感的麻木感,可能是因為您在過去的經歷中,已經習慣了將情感壓抑,或者是對於情感表達的恐懼。

其次,您提到的「理智和想法告訴我應該要擔心」,這表明您對於情感和理智之間的矛盾感到困惑。
這種矛盾的感受在心理學中是常見的,尤其是在面對家庭成員的健康問題時。
您可能會感到內心的掙扎,因為社會和文化常常期望我們在面對家人困難時表現出關心和情感,但實際上,情感的反應是非常個體化的,並不一定符合社會的期望。

為了更好地處理這種情緒反應,以下是一些建議:
1. 自我反思:試著花一些時間來思考您的情感反應。
可以寫日記,記錄下您對於家人住院的感受,以及過去類似事件的反應。
這樣的反思有助於您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

2.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這種情感麻木的狀態持續影響到您的生活,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治療。
專業的心理師可以幫助您探索這些情感背後的原因,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3. 與家人溝通:如果您感到可以的話,與家人分享您的感受。
這不僅能讓您釋放情感,也可能讓家人更理解您的狀況,進而增進彼此的支持。

4. 學習情感表達:可以透過閱讀、參加工作坊或課程來學習如何更健康地表達情感。
這不僅能幫助您理解自己的情感,也能增進與他人的連結。

5. 練習自我關懷:在這樣的時期,給自己一些空間和時間來處理情感。
無論是透過運動、藝術創作、冥想或其他興趣愛好,這些都能幫助您釋放壓力,並促進情感的流動。

最後,請記住,情感的反應是非常個體化的,沒有對錯之分。
重要的是,您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感受,並尋求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情緒。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尋求幫助:面對家庭困擾與情緒波動,如何應對??


我曾經很想要消失,甚至在恍神中拿刀子想要自殺可是醒過來後卻十分的害怕,家中的雙親時常吵架,其中一位從小每次只要心情不好總是對我說想要去死,在國中小時曾遭同學霸凌,有想要把同學通通殺掉的想法一直沒有消失,但是怕雙親傷心,所以我一直想要睡覺,也...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安諾妳好過去學校、家庭的負面經驗,確實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妳有一些話無法對父母說出口,因而被誤會,承受了委屈。心理的掙扎衝突若是無法化解,可於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是否轉介心理諮商或者心理治療。此外,就是轉移注意力到自己的興...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處理家庭成員毫無病識感的精神疾病??


林醫師好,不好意思,文章很長。我的家人是28歲男性,大約從大三開始學業表現低落,後來沒有畢業。也大概在同一時期,他開始相信自己是能與外星人溝通的地球使者,並會對家人宣傳末日說、預言災難。服完兵役後回家至今三年多,沒有工作、就學,不出門,也沒...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嗨~妳好:從妳的描述看起來,妳的家人很有可能得了思覺失調症,像是負性症狀(衛生習慣變差,很少洗澡)、幻聽(和腦內的數個聲音對話)、妄想(在練千里眼,可以看見每個人的未來)等都是此病的症狀,這類疾病的病人通常是沒有病識感的,因為他們賴以判斷現...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從敏感到堅強:如何處理父母的期待與情緒壓力??


醫生你好:每當階段性完成一個期待後,對於爸媽的期待,因為自己的敏感,常常感到受傷,這受傷的感覺不知道該如何釋放?當願意去傾訴.溝通,但可能自己很真誠的表達自我內心感受,換來的是爸媽的沉默,理解每個人有不想聽的,每個人都希望別人順自己意,也可...


林俊媛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 『期待』是一個樂觀正向的字彙, 但您卻用恐怖的期待來形容, 可見如同心中描述的困擾, 擔心無法堅持自己的理想, 以致於妥協, 而又換來失望過於堅持自我的人與過於順從他人的個性, 通常遭遇到的內再焦慮會比一般人高一些! 如您所言, 每...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應對情緒波動:從心理諮商談起?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怎麼了,前一秒笑容可掬下一秒笑不出來,明明跟家人、同事、朋友聊得正開心明明我嘴角就是笑的、講出來的話是好笑的,為什麼內心覺得很累、很煩、很想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待著?我覺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真正發自內心開心的笑過了,我不記得上次真...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網友 妳好和家人關係的糾結也是一種生活壓力,如果出現這麼不舒服的情況建議可進一步接受心理諮商或至精神醫療院所就醫,記得拿這份資料供治療師參考。祝早日康復吳恩亮醫師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