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恐慌症 疲倦?
醫生您好,請問我最近常常睡醒還是覺得疲憊,且一整天常常覺得很累,害怕自己隨時會虛脫,也常常感覺好像快要腿軟,這是焦慮症正常症狀嗎?
如果定時吃贊安諾之類的鎮定藥喔能改善嗎?
洪,30~39歲男性,詢問日期:2023/08/23
彙整補充說明
焦慮恐慌症引發的疲勞感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許多患者在經歷焦慮或恐慌發作後,常常會感到極度疲憊,這是因為焦慮本身會消耗大量的心理和生理能量。
當身體處於持續的緊張狀態時,會釋放大量的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這些荷爾蒙的釋放雖然在短期內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壓力,但長期下去卻會導致身體的疲憊感加重。
首先,您提到的「常常睡醒還是覺得疲憊」和「一整天常常覺得很累」的情況,確實可能與焦慮症有關。
焦慮症患者常常會因為過度思考和擔心而影響到睡眠質量,導致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進而引發白天的疲勞感。
此外,焦慮的情緒也可能使人感到身體的緊張,這種緊張感會讓人感到肌肉疲勞,甚至出現腿軟的感覺。
至於您提到的「贊安諾」等鎮定藥物,這類藥物通常用於短期緩解焦慮症狀,能夠幫助患者放鬆,減少焦慮感。
然而,這類藥物的使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長期依賴鎮定藥物可能會導致耐藥性或依賴性,並且可能會有副作用,如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若您考慮使用這類藥物,建議您先與醫生進行詳細的討論,評估其適合性及可能的副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其他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焦慮引發的疲勞感。
首先,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確保每晚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並且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這樣可以幫助身體恢復活力。
其次,適度的運動也能有效減輕焦慮感,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釋放,這是一種自然的抗焦慮物質,有助於改善情緒和減少疲勞感。
此外,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也能幫助減輕焦慮症狀,進而改善疲勞感。
這些技巧能幫助您放鬆身心,減少焦慮的影響,並提高整體的生活品質。
最後,若您的焦慮症狀持續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
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焦慮,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透過專業的幫助,您可以學會如何管理焦慮,改善疲勞感,並提升生活的質量。
總之,焦慮恐慌症引發的疲勞感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改善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放鬆技巧都是有效的選擇。
希望您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早日改善這些困擾。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身體亢奮與莫名焦慮: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醫生您好,我最近約每個月會有1~2次不定時的身體亢奮,明明自己覺得沒有在想什麼,心裡也沒怎麼想焦慮的感覺,但是身體會不自覺地亢奮起來,嚴重時手會莫名其妙的抖,偶爾也會有莫名想上廁所的感覺,會流汗+睡不著之前有幾次發作去抽血檢查、照X光什麼的...
蔡宗璋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程先生 您好:根據上述症狀,建議到神經內科門診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有神經系統疾病。身體亢奮與莫名焦慮: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失眠、焦慮、恐慌、心慌如何改善??
從上週開始,我每天都很難入睡,通常要躺很久才能睡著,而且睡眠很淺,容易早醒。睡眠時間斷斷續續,每天大概只能睡4個小時左右。我有嘗試服用身心科開的放鬆藥物,但效果不好,之後會與醫師討論是否加劑量或換藥。每天早上起床後,我會感到明顯的心慌、緊張...
林勉璋 醫師回覆-精神科
Lin妳好:依妳焦慮症和恐慌症的診斷來看,妳所服用的復維樂應該效果有限,通常治療焦慮症和恐慌症的第一線藥物是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建議妳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要換藥。除了服藥以外,建議妳可以練習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吐氣時腹部...>>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有效應對焦慮引起的倦怠??
醫師您好因為過去幾年遇到過幾次大問題,每次都會造成過度焦慮而睡不著,及極度厭煩當下所做的事情,導致工作延宕所以在不引響生活的情況下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例如:出門晃晃,休息兩三天,點香,吃香蕉,喝牛奶,吃安眠藥,喝酒(每次問題發生時只喝一次...
黃孝先 醫師回覆-精神科
DEAR 阿達你好首先謝謝你的提問,有關於焦慮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因為焦慮來自於你的重視程度,大部分的人會利用各種方式調節紓壓來度過。但有時候焦慮成習慣後,人的心理和身體會產生記憶,遇到類似的事情就產生反射般的焦慮狀態,甚至是惡性循...>>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焦慮恐慌症:如何改善及是否應離職??
醫生您好我目前在一家日商已經工作快兩年進來這家公司後時常有頭暈頭痛的現象到近半年後工作量加重,加班為常態情況變得更嚴重每天都在高壓緊張的環境下工作只要想到工作就會緊張和焦慮甚至去到賣場、書店、封閉空間等地方就會開始暈眩,人多的地方也會導致開...
吳恩亮 醫師回覆-精神科
小紫 妳好:改善的方法很多,面對壓力源不外乎就是*避免、減少、或修飾壓力源。 *發展壓力調適技術 *正向思考及自我肯定 *有效的時間管理 *宏觀的生涯規劃,但如果都沒有效,完全逃開壓力源也是一個有效的方式。故離職也是最後不得已的方法。建議再...>>點我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