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手術:必要性與風險評估-胸腔內科

分享到:

有必要作氣切手術嗎?


醫生您好:因父親(76歲)先前患有帕金森斯症(初期),今年三月及四月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炎引發氣喘而住院,八月下旬再度因呼吸困難住院,在加護病房靠插管使用呼吸器(非常痛苦)已過了一個多月,肺炎及肺積水現象依然存在,經醫生判定若要拔管自行呼吸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可能是由於健保給付的問題(已申請重大疾病)醫生建議作氣切手術說可以讓病人舒服一點.但站在我們家屬的立場因為擔心往後照料問題及病患的心裡因素(父親意志非常消沈,但意識清楚,一直表示想要回家),更擔心父親變成一個活死人沒有尊嚴,因此傾向不接受作氣切手術.請問:1.此病狀有可能會好嗎(其他器官還好)?2.這種疾病若維持先前的治療方式,大概還能拖多久?望請不吝賜教,謝謝醫生!



小亮哥,40~49歲男性,詢問日期:2006/09/24

楊文達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小亮哥:您好毎一位插管病人都有機會可脫離呼吸器,只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肺功能原本就不好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調整及訓練(拖多久無法預估)。
病人想要回家就要多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及訓練,氣切對抽痰及病人舒適度,減少氣道阻力都有幫忙,如果醫師預估短期內無法拔管,氣切是較好的選擇,將來如果可以拔管,傷口會自然癒合。
是否做氣切與健保給付無關,因為氣管內管(較長)及氣切管(較短)原則上毎30天都要更換乙次。
氣管內管教長更換時病人比較不舒服,固定在臉頰病人也較不舒服,口腔衛生保健比較難操作。
以上意見,供您與家人參考!祝 好!



回覆日期:2006/09/24

彙整補充說明


您好,針對您父親的情況,我理解您所面臨的困難與擔憂。
氣切手術的必要性與風險評估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病情的進展以及家屬的意願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針對您提出的問題的詳細分析與建議。

首先,關於您父親的病狀是否有可能好轉,這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他目前的肺部狀況、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對治療的反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通常是進行性疾病,且在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這需要持續的醫療管理。
若其他器官功能正常,這對於恢復有一定的正面影響,但肺部的恢復需要時間和適當的治療。
醫生的評估是關鍵,因為他們會根據影像學檢查、肺功能測試等數據來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

其次,若維持先前的治療方式,病情的進展會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急性發作後,若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可能會面臨反覆住院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下,病人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且長期依賴呼吸器的風險也會增加。
因此,若不進行氣切手術,病人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呼吸困難,這樣的情況無法準確預測會持續多久。

關於氣切手術的必要性,這是一個醫療團隊根據病人當前狀況所做的建議。
氣切手術可以減少呼吸道的阻力,並且在抽痰方面提供更大的便利,這對於有咳痰困難的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氣切後病人通常會感到更舒適,因為氣切管的設置比長期插管在口腔中的不適感要小。

然而,您提到的對於照護的擔憂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氣切後的病人需要特別的照護,包括氣切管的清潔、抽痰的管理等,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護理知識。
如果目前的養護中心無法提供這樣的照護,您可能需要考慮轉至專門的呼吸照護機構,這樣可以確保病人獲得適當的照護。

最後,關於病人的心理狀態,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病人的意願和情緒狀態會影響他的恢復過程。
若病人感到沮喪或失去希望,這可能會影響他的身體狀況。
因此,家屬的支持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來說,氣切手術的決定應該基於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病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家屬的考量。
建議您與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解手術的風險與益處,並考慮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及未來的照護計劃。
希望您父親能夠早日康復,並且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您能夠獲得所需的支持與資訊。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腦損傷後的意識恢復與治療方式?


醫師您好:我第第於6天前因上班途中遭汽車撞傷,被送至醫院時昏迷指數為8,CT照出來腦部有出血情形,腦壓雖有略高但尚不需降腦壓要治療,但醫師說出血量尚不需開刀,有多處骨折(顱底骨一些,鎖骨,肋骨,顏面骨,官股近骨盆處,關關節脫臼),後來至加護...


張峻瑋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1.有可能是瀰漫性神經軸突損傷,醒來機率不一定,有可能不會醒!!2.無醫學實證高壓氧有臨床療效!!3.基本上只能等,並且避免顱內壓上升!!

腦損傷後的意識恢復與治療方式-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腦出血後的意識恢復與生活照顧建議?


醫生您好!家父在8/14家中跌倒後送醫,因腦出血有點昏迷,目前從加護病房轉一般病房觀察中,探病時大部分時間仍在閉眼睡覺,偶爾會打呼.跟他對話或問問題大部分不會回答,或僅有點頭.或偶爾護士打針用力時會說痛,也不太認得兒女,但腳的部分是很有力氣...


張峻瑋 醫師回覆-神經外科
腦出血在不同部位,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在腦幹,即是一點出血,都會造成昏迷,甚至成為植物人。在不重要部位,大一點的出血,病人甚至沒有症狀。端看出血部位及血塊大小而定,建議跟你們的神經外科醫師好好討論。

腦出血後的意識恢復與生活照顧建議-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氣切手術風險與後續照顧問題探討?


家母(85歲)因長期臥床意識模糊,以鼻胃管進食。最近因肺部積痰送入加護病房,插管幫助呼吸,拔除後因心跳一直在100~140、血壓135/65左右,醫生建議作氣切手術,請問:1.手術危險性如何?2.手術後是否必須依賴呼吸器?3.手術後是否會更...


蔡富順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1.手術的危險性要依當時的狀況做評估,無法依書面敘述做一判斷。2.是否依賴呼吸器,也是需依當時情況而定!3.依照養護中心的規定,如不能照顧氣切病患,可轉至呼吸照護機構。4.轉院與否還是得與主治醫師商量,且轉院過程本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可...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咳嗽困難是否需要進行氣切手術?——一位胸腔內科醫師的回答?


您好,想請問爸爸因為細菌感染加上腹膜炎(洗腎)而住院,最後因為感染嚴重進加護病房後有插管,最後有成功拔管出加護病房不到一天半夜又因卡痰插管進了加護病房,醫生就說要氣切,因為咳痰能力不好,但是醫生說爸爸還算可以自行呼吸,只是怕卡痰,請問醫生這...


陶瑞明 醫師回覆-胸腔內科
您好:【氣切】一直都是呼吸加護病房、呼吸照護中心、呼吸照護病房的困難脫離呼吸器病患的主流核心積極醫療過程之一。可方便觀察停用呼吸器過程,方便抽痰,避免反覆插管,避免插管不及的風險。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