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緊張、容易擔心:精神科醫師解析焦慮症徵兆-精神科

分享到:

莫名緊張、容易擔心?


戴醫師您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非常容易緊張,有時候是因為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擔心自己工作做得不夠周到,即使對方還未回覆,會一直想說是不是我的作法哪裡有問題;有時候就是莫名地開始緊張,覺得即將發生不好的事,會不斷的重複回想反省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什麼事,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的情況,都會造成自己緊張、擔心的情緒無法平靜下來很久時間,會胸悶、反胃想吐,有時還會有背涼了一截的感覺(但當時什麼事都還沒發生),也會因為想解決當下可能自己做錯的問題(還不確定是不是)就衝動做出想彌補的決定,通常後來反省都會是不好或是不必要的決定,但是因為下一次還是會因為太擔心或亂想一直惡性循環,沒辦法冷靜的思考,就是一直在想我哪裡做錯了、老闆會不會覺得我很糟糕、同事會不會覺得我很笨等等,雖然還沒有嚴重到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運作,但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以及這些情況給我的感受讓我覺得很痛苦,想請問醫師這些情況是什麼原因?



Amy,20~29歲女性,詢問日期:2016/05/20

戴萬祥 醫師回覆-精神科


Amy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有明顯的焦慮反應,除了常常擔心、緊張、預期性焦慮、反芻式思考外,也出現明顯的身體症狀(胸悶、噁心反胃等),這些身心症狀都和焦慮反應息息相關,如果一直無法緩解,可能有焦慮症方面的問題,雖然還未嚴重到明顯影響工作及生活的程度,但心理的困擾一直沒有減輕的話,建議你可以去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透過藥物、心理治療或肌肉放鬆訓練應該會對你有所幫助。
另外你自己也可以透過和親友分享懇談,抒發心情及休閒活動,學習讓自己放鬆,看看是否會有幫助。
祝福你一切平安!



回覆日期:2016/05/20

彙整補充說明


根據您的描述,您所經歷的情況似乎符合焦慮症的特徵。
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通常表現為持續的緊張、擔心和恐懼,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運作。
您提到的情況,包括對工作表現的過度擔心、對未來的預期性焦慮、以及身體上的不適感(如胸悶、反胃等),都可能是焦慮症的徵兆。

焦慮症的成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生物學因素(如遺傳)、心理因素(如個性特徵、過去的經歷)以及環境因素(如生活壓力、工作環境等)。
在您的情況中,您提到的對工作表現的擔心和對他人評價的敏感,可能與您的個性特徵有關,例如完美主義或對失敗的恐懼。
此外,持續的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導致身體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胸悶等,這些都是焦慮反應的常見表現。

針對您所描述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應對策略:
1. 認知行為療法(CBT):這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幫助您識別和挑戰不合理的思維模式,並學習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您可以學習如何改變對於工作和他人評價的看法,減少焦慮感。

2. 放鬆技巧: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這些都可以幫助您在感到緊張時放鬆身心,減少焦慮的感受。

3. 運動: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釋放壓力,改善心情。
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自然的情緒提升劑。

4. 社交支持:與親友分享您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這可以幫助您減輕心理負擔。

5. 專業協助:如果您的焦慮情況持續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
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可以提供評估和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6. 自我反思:在情緒高漲時,試著記錄下您的想法和感受,這可以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緒觸發點,並學會如何應對。

最後,雖然您目前的情況尚未嚴重到影響生活,但持續的焦慮感可能會對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因此及早尋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找到平靜與舒適的狀態。

類似症狀問題與醫師回覆

神經內科或精神科:治療焦慮症的選擇??


葉醫師您好:有幾點疑問請教.1.神經科與精神科當中皆有涵括治療”焦慮症”, 若依醫師高見,應就那一診看診, 才不致造成本身不瞭解而看錯科別, 造成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浪費.2.再者, 過度的愛恨分明, 有恩報恩, 有仇報仇, 過度要求自我積極...


葉伯壽 醫師回覆-神經內科
1.一般輕度焦慮症「神經科」或「精神科」皆可輕易處理,但嚴重的焦慮會影響到生活秩序,則請掛精神科,需要時作心理諮商。2.人格特徵與心理狀態是否演變成精神疾病,需要就個案判斷,且更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案加以研判,由於這些相關報導的描述又常相近...

神經內科或精神科:治療焦慮症的選擇?-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焦慮症徵兆:容易緊張、身體緊繃、情緒失控及咬指甲?


醫生你好我很容易緊張,有時候在家裡可能在廚房洗個東西,突然有人從我後面走來,我就會嚇到尖叫。上台表演之類,就會緊張到身體整個肌肉都很緊,情緒會很慌張。有時候會控制不住情緒,會突然很想生氣(大概ㄧ,兩個月一次)。從小到現在有咬指甲習慣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妳好:每個人的個性特質都不相同,焦慮可能是其中的一種人格特質。焦慮的特質幫助我們更注意環境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及早應變。但是若過度的話,整體的身心就易顯疲累,因為一直處在警戒的狀態是很耗能量的。咬指甲確實也有可能是內在焦慮的外顯症狀。建議可...

焦慮症徵兆:容易緊張、身體緊繃、情緒失控及咬指甲-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如何辨識焦慮症徵兆??


最近幾天容易突然心跳加速和莫名感到緊張明明細想並沒有什麼值得緊張或焦慮的事雖然會有頭痛 心跳突然漏拍或心悸的感覺但不確定是不是最近睡眠比較不足引起的但是我總是常想太多 從我的心情到死亡和未知等等的都能擔心過一遍然後想著想著 開始恐慌害怕 以...


唐嘉宏 醫師回覆-精神科
您好,看起來這些不舒服讓您很困擾。這些狀況的確很多都符合焦慮狀態,然而有一些生理狀況(需抽血)、或近日使用的物質,也有可能造成焦慮,所以需要較全面性的評估。像心跳加速、心悸等身體症狀,需謹慎處理,建議先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評估過後,若認為排除...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容易心情不好?瞭解精神科焦慮症的徵兆與處理方法?


醫生您好 我的個性容易緊張 身體稍有不舒服就會很擔心焦慮 容易想東想西 自己嚇自己 容易跟父母吵架 我一直想好好孝順 但控制不了自己的個性 每次身體不舒服焦慮時就會躲起來哭 雖然會跟父母說 但他們覺得沒必要整天一直擔心自己身體哪裡哪裡有問題...


梁孫源 醫師回覆-精神科
王先生 你好:身體不舒服與緊張兩者會互相影響。身體的不舒服誘發了你的擔心,而擔心又進一步放大了不舒服的感覺,更不舒服後又更擔心...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需要正向的行動。以和善恭順的態度孝順父母、分擔家務、彼此關懷,確實可能...

>>點我查看詳細內容


相關常見問題